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 沟通

  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为此,护士应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常用的技巧,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沟通的概念

  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因此,心理沟通过程也可看成为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沟通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也不是从沟通者到接受者之间简单的往返联系,而是交往对象之间既不断传递和交流信息,又不断地形成补充和发展信息的复杂过程。通过心理沟通,人与人之间可以取得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心身状况,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护患心理沟通过程中通常包含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沟通渠道与载体以及效果与反馈五种要素。

  (一)信息发出者。信息发出者是沟通的主动方面,在护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过程中,护士一般承担着这一角色。当护患双方产生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时,护士作为信息的发出者主动向病人传递信息,使沟通得以进行。

  (二)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收受方面,通过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与信息发出者建立联系。在护患沟通中,病人常常扮演这一角色。但有时信息接受和发出的角色也会转换,如病人向护士的提问。沟通过程中,护患双方应注意这种转换,使沟通与交流形成双向反馈,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

  (三)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病人从熟悉的家庭或工作单位来到陌生的医院,需要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以及自己疾病的治疗情况,护士应该满足病人的这种需要。这种需要与满足需要便是引发沟通与交流的客观事物,它是产生沟通与交流的前提和依据。

  (四)沟通渠道与载体。沟通的双方需要一定的渠道与载体才能实现沟通。如语言信息需要通过声音载体和听觉渠道实现传递,表情信息需要通过面部载体和视觉渠道实现传递,等等,渠道和载体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工具。在心理护理中,护士的音容笑貌,都可能成为沟通的渠道和载体。

  (五)效果与反馈。沟通与交流目的是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并使其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产生态度的或行为的改变,产生沟通与交流的效果。这种效果可形成反馈信息,在沟通双方之间建立起进一步的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的深度。因此,具有效果与反馈的沟通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pagebreak@
  总之,在临床心理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从而建立起信任的护患关系,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

  二、护患心理沟通的特点

  护患之间有效的心理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般认为,良好的护患心理沟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护患双方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其间会自然产生相互作用,无论是否情愿,都无法阻止沟通的发生。例如,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护士为了避免与病人发生冲突,干脆不与病人交谈。事实上,这一行为举止传递给病人的信息是冷淡和漠不关心,反而会导致病人的不满。在这一过程中,护患之间尽管没有语言的沟通,但是存在着非语言的沟通。护土的表情、举止等同样在向病人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信息。

  (二)沟通内容体现平等的护患关系。任何一种信息沟通,无论是语词的,还是非语词的,在传递特定内容的同时,还指示了沟通者之间的关系。在沟通的过程中,沟通者之间必须保持内容与关系的统一,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与病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也应当体现这种平等的关系,护士绝不能居高临下,诸如使用“你必须...”、“你应该听我的”等命令式的语言或在非语言信息中显示这种关系。

  (三)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沟通是以信息发出者发出信息为开始,但并不以信息接收者收受信息为结束。在整个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与病人双方之间互通信息,每一方都不断地接收来自对方的信息和向对方发出信息,通过反馈维持沟通循环往复的进行。因此,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设法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以实现与病人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论护士美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小儿IgA肾病3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
    护士长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启迪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与病因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转化生长因子 1表达及
    门诊信息化管理  内科护士职责定位
    护生的护士专业形象塑造与研究
    影响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相关因素研究
    传染病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分析与对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