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住院病人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来完成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现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常见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环境因素
1.1 病房的光线暗淡
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致使静脉穿刺失败。护士要调整好光线的明暗,为穿刺成功创造必要条件。譬如婴幼儿可以抱至光线明亮处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进行妥善固定后再抱回病房。
1.2 秋冬季室温过低
病人四肢发凉,使血管受冷收缩变细,增加了穿刺难度。护士应调节好室内温度,或采取保温措施如使用暖水袋保温,输液前用温水洗手等,使患者处于适宜的环境温度中,以利于患者静脉血管的显露与充盈。
1.3 多病人病房
如观察室等,病人及陪护人员多,环境嘈杂。需要输液的病人多,每位病人都急于做治疗而不断的催促护士,使护士产生急躁情绪而影响穿刺成功率。要合理安置病人,分清病情轻重缓急,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理解。
2 操作者因素
2.1 穿刺成功与否与操作者静脉穿刺熟练程度、操作者经验密切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多拥有一针见血的本领。而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则稍逊一筹;许多老护士在长期的护理工作实践中,手指的触觉变得特别灵敏,可以准确估计血管的充盈度、深浅、位置及走向,而年轻护士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才能培养出较好的静脉穿刺技术。
2.2 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操作者患病、视力欠佳、睡眠不足或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进行穿刺,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因为静脉穿刺是需要眼、手、脑处于高度集中协调状态下进行的;护士应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操作时要全神贯注。
2.3 选错针头
如果一条纤细的血管你选择了一个大号针头,就容易穿破血管下壁,护士应根据病人血管的粗细等具体情况选择与其相适宜的针头。有时护士不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按常规做好准备,端着治疗盘来到病人床前,才发现不太合适,回去换又怕麻烦,就怀着侥幸心理,结果出现穿刺失败。
2.4 选错血管
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误选了动脉,或有时护士急于完成治疗任务而不仔细选择静脉,见到血管就扎,也不管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常会导致穿刺失败。护士应在保护血管的前提下选择有把握的血管进行穿刺。而决不是挑到好血管就可以穿刺了,要注意保护血管。
2.5 操作者未能使细瘪的血管充盈
静脉充盈好时通常会高出皮肤表面,而充盈不好时则只显现蓝色条状,不高出皮肤表面,触摸时不能触及有弹性的血管壁。静脉充盈差时,应使用热敷、按摩、上肢下垂等方式使其充盈,以利于穿刺成功。
2.6 操作时未能固定好被穿刺肢体易致失败
经常会遇到患肢不易固定的情况,常由于小儿患者不合作或躁动患者不安静,需多人合作进行穿刺,一人或多人固定患者被穿刺肢体,另一个进行穿刺;有时护士洗手后使用润肤霜,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会因为手指滑不能很好地固定静脉而致穿刺失败。所以操作者在进行静脉穿刺前,洗手后不宜在手心内涂抹润肤霜。
2.7 操作方法不当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