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2.2 平稳期 一般3~5天后脾出血已停止,病情趋于稳定。护理工作的重点应逐渐从抢救转为基础和生活护理。(1)病人停止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后,仍应每天有至少4~6次的定时测量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以及腹部情况的变化。(2)病人仍需绝对卧床,避免剧烈的体位变化。应重点向病人说明其意义和此期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定时查房检查病人的遵守情况。(3)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每 2h由多名护士协助病人缓慢翻身,并进行皮肤护理,按摩受压和下肢部位,防止褥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电动褥疮气垫等设备可减轻部分工作量。应注意口腔护理,配合雾化吸入帮助病人轻轻咳痰,避免发生肺不张、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本组中有2例在此期突然发生再次大出血。原因分别为违反医嘱自行下床和床上剧烈活动造成,反映出年轻病人的情绪急躁和我们护理工作的欠缺。

2.2.3 恢复期 经2~3周治疗后无再次出血,则进入恢复期。病人从下床活动到出院和出院后复查均包括在此期内。估计应至少为2~3个月。此期临床治疗已基本停止,而护理工作不能松懈,以卫生宣教和护理指导为重点。(1)因有再次出血发生可能,病人在院期间不能单独外出活动,各项检查均应由护理人员陪伴,严禁病人私自离院。(2)出院指导要认真具体,强调避免剧烈运动和遭受外力撞击,避免单独外出活动,以免发生危险。(3)应嘱咐病人及家属注意有规律的作息和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用力咳嗽或排便。(4)强调随时注意病情变化,严格按医嘱来院复查直至治疗完全结束。本组中有1例出院后2周因剧烈活动后发生再出血而入院,值得高度警惕。

2.3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中护理工作的主要差异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护理工作存在较大差异,非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每日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1)因外伤行脾切除术的病人虽开始病情多较危重,但术后恢复一般较快。而行非手术治疗的病人虽开始病情多较轻,却有疗效较为缓慢,发生再出血的机会较大,疗程相对较长的不利因素。本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达27天。治疗中再出血3例,约占11%。因此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和人员准备,方可保证疗效。(2)应清楚认识到行非手术治疗与行脾切除术在具体护理工作中的显著不同。对于这种闭合性腹部损伤、腹腔内出血,又没有腹腔引流管的情况下,病情变化和疗效评估需要结合各项检查来综合判断。护理工作除前述的具体护理要求外,强调要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措施,尽量避免加重病情、掩盖病情、妨碍随时中转手术和出现各种由于严格卧床等措施导致的并发症。(3)住院行非手术治疗结束后的出院指导,应注意不是按照脾切除术后的常规嘱病人定期检测血小板水平、应用抗凝剂避免血栓性疾患,而是注意嘱咐病人及家属在2~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和腹部受伤,并避免病人单独外出行动,减少尚未牢固愈合的外伤脾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定期来院复查,观察外伤脾的愈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出现。外伤性脾破裂施行非手术治疗较经典的脾切除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大,对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也更高。加强护理工作对保证疗效和减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穗生.现代脾脏外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3-6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9 1C3分子抑制杀伤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创伤性脑水肿的在体研究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IL 1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小儿延迟性脾破裂13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产伤性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诊治进展
    小儿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指数在I
    创伤性肝破裂91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