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应用CPM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粘连是其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不能早期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需二次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年应用CPM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以来,共治疗126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16~76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41例,股骨髁间骨折33例,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1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6例。
1.2 手术治疗 钢板螺钉固定63例,交锁钉固定35例,单纯螺钉固定11例,钢丝螺钉固定17例。
2 结果
本组126例中,术后均获随访,81例膝关节屈曲均达到90°,36例膝关节屈曲达到60°,6例膝关节最大屈曲30°~60°。3例最大屈曲不到30°,其中2例行膝关节松解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内固定及骨折移位。
3 护理体会
3.1 护理对策 由于膝关节骨折的多样性,应用CPM前应向临床医师了解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手术复位程度、内固定稳定程度,应根据康复医学原则和康复护理内容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出康复护理计划,包括CPM的开始时间、初始角度、每日增加的度数、每天的活动时间、治疗周期、出院后的活动方法。
3.2 心理护理 (1)在患者的传统观念中,骨折治疗应以制动为主,因此在使用CPM前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使用前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关节 功能的重要性,下肢关节康复器的性能和优点,骨连接端有足够坚固的内固定等,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的信心,自觉配合治疗。严格防止患者主动对抗CPM,防止内固定及骨折移位。(2)术后应用CPM的患者应常规使用镇痛泵,减轻疼痛,以利于配合防止对抗。
3.3 CPM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听取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根据患者的承受力调整速度及活动弧度,上好固定带,加强防护措施,勿操之过急,密切观察敷料包扎、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完整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关节内手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吸引管,在CPM机运转时应夹闭吸引管,以防止负压作用而使吸引管内血液和滑液的回流,停机后放开吸引管。
3.4 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 CPM机主要是持续被动锻炼关节,增加关节活动角度,但在CPM停机期间,应主动锻炼四肢各舒缩肌群,防止肌肉萎缩,主动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早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同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讲明主动及被动活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