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的治疗和护理


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的治疗和护理

   【摘要】 目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阳性母亲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导致婴幼儿早亡。因此围生期母婴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方法 术前应用药物做好第一次母婴病毒阻断,术中医务人员注意自我保护,术后采取母婴隔离。结果 采用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短期治疗方案,使用奈韦拉平片可有效阻断病毒在母间的传播。结论 虽然药物的作用较为显著,但由于社会预防机制的不健全,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关键词 HIV携带者 孕妇 分娩期 护理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正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在向全球发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事态严峻的警报中指出,按照当前的感染率,到2010年将可能新增4500万感染病例 [1]  。我院是云南省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因此,我科从2003年接诊6例HIV携带者孕妇,在为其终止妊娠的治疗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特殊的护理程序及操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孕晚期在产检中发现为HIV携带者,均强烈要求生育。孕38周入院,给予完善相关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B超、心电图均正常后,予服用奈韦拉平片200mg,24h后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婴儿娩出后1h内服用奈韦拉平片2mg/kg,并与母亲隔离。

    1.2 手术方法及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麻醉医师选择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术式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时约1h~1h30min,术中失血约600~800ml,术前积极治疗阴道炎,手术当天先予抗菌药一次方行手术,术后使用二联抗生素(头孢类+喹喏酮类)预防感染,应用止血药、缩宫剂促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1.3 手术效果观察 术后3天患者体温趋于正常,抗生素治疗7~10天,切口术后7~8天拆线,9~10天后出院。期间无产后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HIV患者及携带者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导致继发感染 [2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保持空气流通,加强空气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及分泌物用5%优氯净液搅匀后放置1~2h;衣服、被褥给予1%优氯净液浸泡1h后再清洗,门窗、桌椅、地面等用0.5%优氯净液擦拭和喷洒。限制探视,呼吸道感染者不能进入。由于HIV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孕妇或家属常表现出焦虑、忧郁、警惕、孤独、恐惧 [3] 。手术的成功与病人的情绪、心理、营养、抵抗力等密切相关。尤其处于分娩期的妇女,其心理表现往往错综复杂。此时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言行对孕妇的影响很大。6例孕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特别是担心胎儿被感染,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多与其谈心,取得她们的信任,了解其心中所想及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在分娩期能得到亲人的照顾,并严密观察胎心音,监测胎动,做好专科护理,满足孕产妇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稳定她们的情绪。

    2.1.2 术前检查 取血做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检查,并完善胎儿B超、心电图、肝功能、血生化,尿、大便常规等检查。

    2.1.3 术前宣教 由其主管护士讲解HIV感染者与携带者的隔离知识和方法及与手术有关的基本知识,针对性的讲解孕妇及其家属非常想要了解的知识,如:婴儿的最佳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HIF 1 VEGF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Von HippelLindau病一例
    第12届感染性疾病国际会议 12th ICID 
    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与Cushings综合征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 慢性感染猴模型的
    我国首次发现的HIV
    等温核酸序列扩增检测不同临床阶段的H
    微量全血培养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四川省HIV
    HIV
    180名青年HBV携带者焦虑状态的调查与对
    高危人群HIV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hIL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