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的社会学观察
巴甫洛夫说过“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同样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护理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同样也为护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护理从被蕴涵在医疗中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社会学百科词典》中护士被界定为“受过护理专业教育,掌握护理、病房管理的知识和技术……,主要在医院和其他医疗预防机构内担任各种护理工作,或在负责的地段内进行一般医疗处理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1]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护士理事会提出“护士是一支社会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它反映了护理工作的社会责任被观注、重视,提出了护理对社会负有特殊的责任。回顾护理专业所走过来的路;1853年英—土—俄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带领护士姐妹前往战地医院工作,义务照护伤员,由于她们工作出色,使伤员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22%,到了战争结束时,已经普遍受到承认和好评,由此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英国政府的奖励,第一次向人们显示了护理的重要社会作用。南丁格尔的名字从此就由“手持明灯”的白衣天使来冠誉。在南丁格尔时代的前期,护理只被视为一种行业,对于病人是完全的奉献,而这种奉献是没有顾及到个人的舒适、自我发展、安全及个人的需要,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南丁格尔说过“如果护士认为自己的工作地位低下……我们做护士工作的,必须每年、每月、每个星期都要有所进步,否则请记住我的话,我们就要退步 [2] 。”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学是一门为拯救人类生命而范围广泛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她编写了第一本护理教科书《护理笔记》。在1860年南丁格尔用英国政府奖励的钱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培养护理专门人才,开设全套护理的课程,强调“护士不是护理疾病,而是护理病人”,“护士的工作对象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南丁格尔在护理学中首次引用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护理的影响,从此护理作为一种职业得到了社会的公认。“疾病的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整体护理”,护理界一次次给自己定位,其目的是期盼护理人员能成为有思考、有自主的专业人员。1965年美国护理学会教育委员会指出“护理是一个独立性专业”。是与社会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学研究对象,那就是社会现象 [3] 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护理问题。
一个专业必须定位在社会需求上,同时透过其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护理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其本质是透过关怀(实务性支持,社会心理支持),敏锐的察觉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使病人恢复健康与和谐。护理人员在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上,必须具有扎实高深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要想取得最佳的护理绩效,必须要有完善的工作计划,要能自己培养指导学生,同时也要靠每一位护理人员主动去维护这份宝贵的资产。国外护理界也有这样的提出,强调三个“A”,即为“能负责解说”(Accountabiliˉty)、“能自主”(Autonomy)、“能自我肯定”(Assertives)。
华西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王崇宪教授指出,现代护理服务正在努力实现着四大职能的扩大,即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技术扩大到社会,从院内扩大到院外 [5] ,不论其工作场所是在医院还是社区,都要提供健康照护服务,迎合社会的健康需要。一个社会的健康,首先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健康,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这是健康社会的基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不再是仅被人们视为躯体无病,而是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良好状态。
不同时期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护理人员除不断在属于自己专业领域努力外,在人类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上,还将扮演着与其地位相对应的角色 [6] ;老年保健、妇婴保健,青少年保健、社区预防保健的决策、慢性病病人的家庭护理,以及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的咨询。护理专业的精华之处,在于服务病人和家庭,只有这样,护理专业才有存在的价值。
护理人员在强调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