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及护理
从2001年~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老年急腹症患者426例,现将临床护理中的有关问题浅谈。
1 急腹症患者的特点
(1)多先腹痛后才发热或先呕吐后才腹痛。(2)腹痛部位不固定。(3)腹痛程度轻重不一。(4)压痛腹肌较突出,常有反跳疼。(5)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2 急腹症的性质
2.1 炎症性疾病 一般起病较慢,腹痛由轻到重,持续性发展,体温常升高,白细胞增加。
2.2 穿孔性疾病 腹痛多突然发生,为刀割样剧痛,且范围广泛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2.3 肠梗阻性疾病 起病急剧迅速发生腹绞痛,有间歇期,呈阵发性加剧,伴呕吐。
2.4 内脏出血性疾病 起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易致休克,早期无腹膜刺激征,伴有轻度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2.5 器官缺血性疾病 起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易致休克,早期无腹膜刺激征,当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肠坏死时,才有腹膜炎的表现。
3 急腹症的鉴别
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鉴别。
3.1 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部位固定性压痛点或腹膜刺激征,伴有轻度发热和白细胞增加。
3.2 急性肠道感染、结石症 起病较急,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右上腹绞痛,畏寒、发热急症较重。
3.3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常有肠部病症手术病史,持续性腹痛,阵发性腹胀加剧,可有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透视有梯形液平面,早期体温和白细胞不升高。
3.4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多有溃疡病史,腹痛剧烈,为刀割样,腹膜刺激征明显呈板状腹,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可见隔下有游离气体。
4 护理
4.1 术后护理 老年人热型常不规则,体温过低表示机体反应低下,应做好保温工作。高热者,常提示腹腔内感染,应做好物理降温及抗生素应用的护理,并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腹部体征的变化。脉压低于15mmHg,肢端血管不充盈等表示有效的循环血量减少,各脏器功能减退。
4.2 引流的护理 胃肠减压管抽出消化道气体和胃肠内容物,减少胃液可降低胃肠吻合口瘘,要注意观察引流物颜色和量。
T型引流管要妥善固定,记录并注意观察每日引流量和其性状,如体温正常,生化指标正常,则病情稳定。2周后夹管观察有无腹胀、黄染及发热,经X线腹透检查若胆道总管通畅即可拔管。
观察腹腔各种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堵塞,注 意观察有无脱落及漏气。并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以利于引流。
病人的康复教育,应重点放在鼓励病人,应该建议少食多餐,避免短期内摄入过量的食物,戒酒。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观察是很重要的。我们通过心理护理,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出院后,体弱老年人恢复较慢,要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或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