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改变及护理
前列腺良性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而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了解影响病人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舒适护理让患者的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增进病人康复。现将我院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2003年行前列腺手术共420例,年龄56~87岁,平均66岁。其中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64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256例。术后使用自控止痛泵(PCA)316例,占75%。
2 影响舒适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2.1 膀胱痉挛 前列腺术后牵拉气囊导尿管、手术创伤、引流不畅、精神紧张等均可导致膀胱痉挛,针对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
2.1.1 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护士对病人要耐心做好术前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术后需放哪些引流管,气囊压迫的意义,疼痛的原因及减轻疼痛的方法,使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病人膀胱痉挛发作,有急迫强烈尿意时,嘱其使用深呼吸放松法,不做解尿动作,不屏气,并给予关心、支持及安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心理压力。
2.1.2 正确使用自控止痛泵 向病人介绍PCA的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折叠和滑脱。要经常巡视,定期评价镇痛效果,注意止痛泵的不良反应。监测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本组术后使用PCA的病人膀胱痉挛发生率37%。未使用PCA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为83.6%。
2.2 保留尿管刺激 为减轻留置尿管的不良刺激。
2.2.1 有计划的护理操作 避免反复多次的不良刺激,留置尿管后要妥善固定,防止病人躁动时自行拔出导尿管。
2.2.2 在给病人翻身时,保持尿管和身体同步,可减轻尿管刺激引起不适。
2.2.3 严格预防感染 在膀胱冲洗及换尿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尿袋1天1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尿管1天2次。
2.2.4 鼓励病人白天增加饮水量 保证2000~3000ml的饮水量 [1] ,从而起到自然冲洗减轻导尿管刺激的作用。
2.2.5 解除气囊压迫及早期拔除导尿管 手术24h 后,若冲洗液澄清,就应协助医生及时放松牵引解除气囊压迫,放松后要严密观察,本组未见放松后病人出现明显出血现象。早期(术后3~4天)拔出导尿管,减少了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
2.3 冲洗液进入体内所致不适 膀胱持续冲洗是保证术后引流通畅的必要措施,既要保持引流通畅,又尽可能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冲洗时应注意:冲洗速度按冲出液的颜色调节,保持冲出液呈粉红色或澄清,并非越快越好,一般80~100滴/min,液柱高60cm为宜,如引流液颜色较红,液柱可提高到80cm左右,并可适当加快冲洗速度至100滴/min。在冬季或给敏感的病人冲洗,生理盐水温度以20~30度较为合适 [2] 。本组42例先后采用加温与不加温方法进行冲洗,发现前者比后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2.4 血凝块堵塞导管 引流不畅不仅会引起膀胱痉挛产生疼痛不适,而且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术后要随时检查引流情况防止血凝块堵塞,定时挤压引流管每2h/次,注意引流管是否扭曲、折叠、受压。引流管应在床面下30~40cm,及时排空引流管。因血凝块堵塞而引起膀胱痉挛,不论选用何种镇痛方法或加大镇痛药剂量均无效 [3] 。本组发现22例次引流管被凝血块堵塞,经处理后恢复通畅。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