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min。逐渐增加至每日1~2次;时间可达0.5h以上。
3.2 活动项目 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爬楼梯,个别病人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进行自创的伸腿、转腰等活动动作来锻炼。
3.3 注意要点 (1)不饱餐后或饥饿时活动。(2)不进行剧烈活动。(3)活动时间不宜过长。(4)气候变化大,太冷或太热时不宜户外活动。(5)活动过程中注意有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不适。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及健康卡,出现上述不适及时终止活动,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4 睡眠指导
老人的睡眠时间多在6h左右,中午小睡0.5h,易右侧卧位。避免各种不良的紧张刺激,持续紧张易造成失眠。临睡前保持环境安静,喝杯温牛奶,温水浸泡双足,睡前不宜看恐怖小说及电视,可听些优雅的轻音乐,渐渐安然入睡。醒后起床的动作要提倡“3个半分钟”,既醒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坐在床边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以避免引发脑溢血等心脏血管疾病。
5 药物指导
为了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老年病人更好的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学正确的用药,指导必不可少。
5.1 掌握最佳用药时间 同一个病人服用同样的药物,同样的剂量,若服药时间掌握不对,疗效也会不同。要根据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服药。
5.1.1 饮食与药物的关系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的快慢,需要分为餐前、餐中、餐后服用。通过药物开始作用时间正好是血糖开始上升时间,而药物作用最强时间正好是血糖达高峰时间的原理来起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5.1.2 生理与药物的关系 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药,这是一个误区。因大部分老年人血脂高血粘度高,服用降压药后心率减慢,血流缓慢,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导致急性脑血栓、冠脉血栓。一天内血压波动有两个高峰期,5点~8点第1个高峰期;13点~17点第2个高峰期。服用降压药应在高峰期前1h。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达到降压目的。
5.2 认真执行规定用药剂量及疗程 老年人很多疾病都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是否坚持用药,正确用药是治疗的关键。
5.2.1 有些老年病人记忆力差,视力听力逐步减退,常记不清或听不懂医嘱,经常不按医生处方规定进行用药,出现忘服、漏服、多服、重服现象。这就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指导,进行反复式教育。在每次发药时特别针对老年病人反复说明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通过描述药物的形状、颜色、特殊记号来加深病人对药物的印象,识记所服用的不同药物及作用。
5.2.2 有些老年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不全面;或对药物疗效产生怀疑。擅自增加或减少服药次数和剂量,甚至未经医生同意擅自停药。护士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明,不能使用医学术语,可以举例,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使老年病人容易理解接受。
5.3 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衰老性变化逐渐加快,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有了明显改变。切实掌握用药指征,品种要少、剂量要小。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详细说明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表现,防止发生蓄积中毒。定时门诊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6 家属指导
使老年病人的健康指导最终达到切实有效的目的,家属的指导也是举足轻重的。必须和家庭成员取得密切配合,给与病人必要的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督促其合理药物。
6.1 精神方面 家庭是老年人的休养所;一个充满温暖亲情的幸福家庭才能使老年人精神愉快,心情放松,健康长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