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抑郁症 家庭护理
随着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巨大的考验,“郁闷”这个优雅而又时髦的词语常常回响在我们的耳边。此时,应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然,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事实上,严重的“郁闷”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抑郁症(心境障碍)。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方面多种症状的综合征。抑郁症症状多样、表现不一,病程趋向于“慢性化”,所以常不被家人引起重视,而酿成严重的后果,如患者自杀。此病症除了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外,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特征
1.1 情绪方面 患者感心情低沉或情绪抑郁,且不为喜乐的环境和事所改变。但有的患者常不主诉心情抑郁或不高兴,而以心闷、心烦或躯体症状为主诉。悲观失望,往往是抑郁症患者消极自杀的根源所在。
1.2 行为方面 在行为方面,抑郁症患者自觉身体沉重,行为显得迟缓,外表看起来疲倦、无力,很少有自发活动。饮食上,由于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表现食欲减退。有的患者因自责,觉得自己不配吃饭或吃得太好:有的认为自己无用,不如饿死好了,故进食少,因而体重减轻。另外,肠蠕动减少,患者有明显的便秘。睡眠和休息方面异常。虽然常见患者躺在床上,但常有睡眠障碍。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闭经或阳痿等问题。有的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皮肤冷热感和发麻感等,有的还诉多种躯体不适、疼痛等并出现疑病症状。
1.3 智能方面 患者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均呈明显减退。患者常感到自己头脑空虚,对周围的事物出现错误、消极的判断。
1.4 思维方面 患者的认知及思维迟缓、联想困难、思考吃力,给人以迟钝的感觉。患者思考的内容悲观、消极、常自责、满腹罪恶感,并有自杀念头。
1.5 社会方面 患者情绪抑郁,活动少、话少,对自己无要求,少与他人交往,常独处或终日卧床,无心建立人际关系。原来的各种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家务、人际关系等都受到影响。
2 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包括:(1)生物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某些疾病;(2)心理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个人的自我功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的,当丧失权力或身份时,会导致自我功能的障碍而抑郁。自我理想与社会常规产生冲突时也容易引起忧郁。女性中抑郁患者高于男性,有学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抑郁症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女性比男性在生活中承受更多的传统约束,也面对社会更多的对其角色扮演的要求,因而患病率较高。
3 家庭护理
3.1 生理方面的家庭护理
[1] [2] [3] 第1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