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关键词:护士 培训

    [摘要]  目的  提升护士的质量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方法  按不同护理岗位的达标要求开展阶段性的规范化训练;设计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培训知识点;结合临床实际,使护理人员在培训后有所收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结果  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1999年86.7%上升至2005年的97.8%;患者满意度从1999年96.5%上升至98.6%;护理差错发生率从1999年百张床年一般差错发生率5%下降至2005年的1%,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规范化培训是规范化操作的基础,规范化操作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更是护理安全保证的基础。

    [关键词]  护士;规范培训;实践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医院质量的重要方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面对医院护理队伍的现状,我院护理部从1999年以来,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切入点,以规范护士行为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护理服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分析医院护理队伍的现状  医院开放床位821张,在岗护士323人,病房护士251人,3年以下工龄的护士105人,占病房护士数的42.0%,床位与护士比为1∶0.31。实际情况是:(1)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置难以满足患者日益递增的护理需求,护理工作压力过大,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多,护理队伍不稳定[1];(2)护理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护理质量难以提高,护理安全存在隐患;(3)护理工作面临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引入,加大了护理风险,扩大了专业的内涵。以上情况提示,加快护士的培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1.2  开展规范化培训  从护士的礼仪举止到专项性操作技能培训;从新职工、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到高年资护理人员,直至护士长都有专题的学习与培训。按不同护理岗位的达标要求开展阶段性的规范化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设计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培训知识点,使护理人员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能参与交流切磋,培训后有所得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

    1.3  开展练兵比武活动  每年四月定为护理部操作技能练兵月,每年五月组织大比武,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年年搞,年年比,坚持多年,逐步规范护士礼仪、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护理操作。

    1.4  实施护理操作规范化三级质控管理制度

    1.4.1  一级质控  由病区带教老师与病区护士长按达标项目的内容每天检查本病区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情况,加以即时督导。

    1.4.2  二级质控  由教育小组成员与科护士长每周1~2次抽查护士护理工作的技术操作质量,对照标准给予评分,对未达标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技能规范训练至达标为止。

    1.4.3  三级质控  由护理部选派技术过硬的护士长组成的护理操作考核小组进行每月1~2次的抽查,以市卫生局《护理常规》及《临床护理指导》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为衡量标准,抽查结果纳入病区护理质量考核总分,与奖惩挂钩。

    1.4.4  对考核中存在的缺陷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讲评、分析并组织相关研讨  提出改进建议,在下一月作好跟踪考核,使改进落到实处,使护理人员在日有所查,周有所评,月有所考的制度中强化规范意识,养成操作规范的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2  结果

    (1)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1999年的86.7%提高到2005年的97.8%。(2)患者满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论护士美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加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方法的规
    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
    护士长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启迪
    方证规范化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规范化探讨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规范抗血栓治疗亚急
    门诊信息化管理  内科护士职责定位
    我院实行一般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和应
    护生的护士专业形象塑造与研究
    影响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相关因素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