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下裂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
|
心理因素,增强患儿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留置尿管保持通畅,良好固定,防止尿液漏出尿管外。尿管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防污染。如行尿道成形术常须作尿流改道膀胱造瘘术,尿液引流要保持通畅并防止引流管脱落。
3.2.2 创面最好暴露,以便随时观察血运情况,阴茎上举固定,使尿道不受压迫,加压敷料一般在术后3~5天解开检查1次,并清除尿道口结痂,清除尿道内分泌物,随之更换敷料重新包扎。每日用石蜡油点滴清尿道口两次[3],保持尿道口湿润,润滑尿管,减轻尿管对尿管的刺激。
3.2.3 皮包水肿明显者,应用糜蛋白酶肌内注射,必要时应用0.5%甲硝唑点滴湿敷阴茎,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3.2.4 术后应用抗生素,为了提高小儿静脉充盈度及穿刺成功率,我们应用双止血带结扎起到双重阻断静脉回流的作用[4],大大的提高穿刺成功率,患儿比较容易接受。
3.2.5 鼓励患儿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早期床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时引起排尿。
3.2.6 一般术后2周开始拔除导尿管,夹闭造瘘管,嘱其排尿,观察排尿情况,有无尿瘘及狭窄。成功者于次日拔去造瘘管,膀胱造瘘管拔除以后,可下地活动,避免阴茎与硬物撞击造成愈合的尿道裂开。
3.2.7 应用自理模式,为患儿提供直接帮助,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
3.2.8 在治疗及护理的闲暇时间,组织患儿讲故事,朗诵诗歌比赛,教他们折叠幸运星,千纸鹤等手工制品,转移他们对身体不适的注意。
4 讨论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中的先天性畸形,患儿大部分都比较自卑、悲观,认为自己没有用,治不好的,因此护士应具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多关心,接近患儿,与其交谈,对待患儿要态度和蔼,表情亲切,以增加患儿积极的情绪,保证其舒适安全的作用[5]。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不伤害其自尊心,全面了解患儿的需求,应用自理模式,为患儿提供帮助,语言应通俗易懂,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减轻患儿的痛苦。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把心理贯穿于全过程,取得患儿的积极配合,同时解除其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健康,才能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科学出版社,2000.474~476
2.赵耕源,黄铎香.医学心理学概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85~187
3.吕艳.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的临床观察.现代护理,2003;9(10):786
4.张静芬.心理护理在住院患儿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6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胃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