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

薛素贞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1] ,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最常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是护患纠纷发生最多的治疗环节之一。我院门诊输液室每天接待病人300例以上,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不一。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就如何改善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有效防止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大大提高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1 门诊输液中常见纠纷原因
    
  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错输或漏输液体;排气、接瓶时药液浪费过多;因技术或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时;输液中未及时发现输液针头脱出、移位、漏液导致皮下肿胀、疼痛或拔针后未指导病人正确的按压方法,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病人因知识缺乏,当发生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时将责任归咎于护士;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解释不够或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令病人不满,导致纠纷发生。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建立统一的、细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护士接收输液单和药物时认真查对,注意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药物有无过期、药液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并在输液瓶工整书写病人姓名、药名、浓度、剂量、加药时间等,应有两人进行并签名。输液配制和进行静脉穿刺时再次查对病人姓名、年龄、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液单相应栏内签上执行人姓名、执行时间及滴速。 
  
  2.2 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掌握门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治疗措施、用药目的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加强巡视,倾听病人主诉,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输液部位有无疼痛、肿胀,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告知病人和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加强病情观察,出现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处理,记录反应开始时间、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观察结果等,留取余液以备查找原因。过敏药物要告知病人,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
   
  2.3 提供优质服务 (1)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自身素质,苦练基本功,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掌握老年、肥胖、小儿等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2)配药和静脉穿刺等操作要在严格消毒下进行,药液抽吸干净,做到审慎和慎独。输液管排气和更换输液瓶时掌握技巧,减少药液浪费,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消毒。输液完毕,及时拔针,以防空气进入形成栓塞。拔针后,指导病人按压方法,即用干棉签或小纱布轻压皮肤穿刺点上方以压迫静脉进针点,防止皮下出血 [1] 。(3)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根据经典的巴甫洛夫心理学理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甚大 [2] 。医务人员在接待病人时做到笑脸相迎、主动问候、热心服务、用心倾听、耐心解答、精心护理,使病人在就医的整个过程中感觉到一种良好的医疗氛围。(4)输液室配备一次性水杯、开水、纸巾、书报、电视等,从细微处做起,将病人视作亲友,加强交流与沟通,让病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感觉到温暖,感觉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4 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掌握不同年龄、性别、急、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提供心理支持,同情、安慰、鼓励病人,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在做输液操作或巡视时,向病人提供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配合、饮食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知识。如四肢外伤者,注意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发热病人应多饮水,促进毒素排出;心肺功能不全者,要预防感冒等,使病人感觉到护士真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机制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