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论临床教学中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

sp; 
  2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医疗纠纷的产生既有医源性因素,也有非医源性因素 [2] 。医源性因素一方面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由于技术过失,造成对患者的严重不良后果,这包括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因个人技术能力有限、医疗发展水平、医疗单位的技术设备条件受到限制而造成医疗事故行为而发生的纠纷;另一方面还包括由医疗过失、医疗保护措施不力、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等导致的医源性纠纷。非医源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疗制度不理解、病人或家属有不良动机、社会变革时期对某些制度的不适应等。目前医疗纠纷大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滞后、医患沟通不够、医疗费用过高、服务态度不佳和技术水平欠缺而产生的,而真正由医疗事故或责任事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到5%。
    
  3 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一旦引起纠纷,医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很大,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对社会、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医疗事故发生。而加强护理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教育应从学校抓起,因为,护生的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很薄弱,在护理教学中,应在具体的护理行为教育中加入相关的内容,使其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限度,最终达到既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又有利于自我保护的目的。
    
  4 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措施
    
  4.1 言传身教,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遵法。针对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新《刑法》等,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其次,在带教的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权利,提供最佳的护理,同时对所带教学生的行为负责。另外,带教教师应从法律的高度规范自己的带教行为,按执业护士的要求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

  4.2 加强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由于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服务性强,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如诉诸于法律,护士有可能担任被告、证人等角色,而怎样担任这个角色,就应当具备有关的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调查 [3] ,护理人员掌握的有关法律知识仅有3.5%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这不利于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后按照护理法的要求开展工作,容易违反护理工作中的法律程序而引起纠纷。因此,必须加强护生法律观念,使护生适应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4.2.1 护理教学中渗透医疗纠纷防范的法律教育 在临床教学中注意将尊重病人利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严格按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与加强法律观念相结合的教育,教育护生依法实施护理服务,在为患者实施疾病护理过程中,避免潜在性法律问题的发生。
   
  在授课时强调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对病人造成伤害,就构成了侵权违法行为 [4] ,使护生充分认识到遵守医院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医疗护理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前提,否则有可能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如:昏迷、躁动病人,没做好保护,可发生坠床、撞伤等意外;无菌操作不严格,可造成医源性感染;护士使用热敷或冷敷时,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会烫伤或冻伤病人;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严或不遵守医嘱处理规程,就可能出现差错事故等。教育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上严格遵守各种诊疗护理常规,及时监测、记录病情变化,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降至阳低限度。如对创伤、诊断不明、手术后及危重患者的护理,必须按规定时间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预先做好急救准备,积极配合抢救。让护生明确:医疗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责任重大,技术性强,与法律有密切关系,只有精通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医院护理操作规程、时刻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才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带磁头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
    功能独立测量的临床运用分析
    伤科外敷方制备及临床应用
    妇炎消灌肠液制备及临床应用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用全自动电动麻醉机进行低流量麻醉的临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