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实践与思考
张少丽
追求美是人的共同特点,可以说美的吸引力,弹拨着每个人的心弦,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身临美的环境中会促进病人康复或痊愈,因此,将美学运用于护理工作中,是新时期衡量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具体内容之一。当前,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就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渴求,无疑,这使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面临新挑战,只有不断适应现实实践要求,与时俱进,才能使护理管理和实践与市场同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切艺术中最精细的艺术。”临床护理工作,既繁琐又精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潜力,把护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护理更美更赏心悦目,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文结合我院长期以来开展的护理美学教育和实践,对护理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总结。
1 美学概念
一般认为,美学是揭示美的本质、阐明美的客观标准,培养人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门哲学学科。美的本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美的客观社会性,即美的存在,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属性,而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和属性;二是美的形象性,即美都是以一定的具体形状或现象存在着。就护理人员而言,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
2 护理美学的要求与实践 [1]
2.1 护理人员的美学要求与实践 护理人员的美学是护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是内容美和形象美的统一,以激发病人美感,从情感上感染病人,使之在美的情境氛围里保持愉悦心境,利于康复。
2.1.1 形象美 审美活动中,人们首先接触的是外在形式,如果外在形象引起了人的美感,便有助于对内容的接受,因此,形象美不仅是内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审美评价的重要依据。另外,形象美的情感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护理人员洁白、干净、合体的服装给人以纯洁、高雅、明快、真诚之感;整齐的衣领、衣边、腰带,给人以端庄、稳重、安定、平静之感。我院护理部多次请美学专家来院做报告(如新加坡美学专家王女士的讲解)、借鉴香港护理服优点制作本院护士服等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2.1.2 行为美 [2] 行为是塑造心灵的路径,也是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护理人员的端庄举止是自尊的体现,对不同病人的举止应有区别,如对老人要安慰,对儿童要安抚,对异性要端庄大方。工作中所遇病人文化素养不同、病情各异、自我控制力差异,故而护理中也要采取不同方式,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轻松、优雅、细腻、灵巧,尽量把美的举止呈现在病人面前,使之心理保持在最佳状态,具体工作要做到精细美、和谐美和娴熟美。如输液前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三查七对”,一丝不苟的无菌技术,铺床时中线对齐、四角平整的外观美,体温单的点圆、线直、洁净、美观等,都是精细美的体现;和谐美是指配合适当,体现在为病人擦洗伤口的轻柔美,抢救病人时镇定自若、忙而不乱、准确熟练,肌肉注射时“两快一慢”的技术等;操作中动作规范、敏捷、准确、熟练能给人以娴熟美。结合我市实际和我院“一切以病人康复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我院护理部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方面主要有(1)走路:护理人员走路步态要快速而轻盈,以显示紧张、负责与饱满情绪,使病人产生信任感;(2)站立:护理人员在病室、办公室、走廊等场合站立时,要端正、笔直、双脚对立而站、双手自然下垂或双手握于腹前(不要插入衣袋),这样显得稳重与平和;(3)动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一切动作都要轻巧,不要发出令人不快的响声,柔和动作才符合行为美与心灵美的要求。
2.1.3 语言美 俗语说得好:一言能使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