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室护士如何预防医患冲突的发生 |
|
注射室护士如何预防医患冲突的发生
注射室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全院的门诊病人的药物注射治疗。病人多,工作量大,是门诊诊疗过程中:挂号→看医生→各类检查→交款→取药→药物注射治疗等环节中的最后一环,病人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反应敏感。又由于护士的职业地位不高,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医患冲突。因此,如何预防医患冲突的发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实际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护理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或沟通过程。
2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2.1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护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病人才会自觉的配合各种治疗护理,而病人的遵医行为,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2.2 融洽的医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 融洽的医患关系不仅可以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的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中获益,而医务人员从充满生机的医疗护理活动中可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满足。
3 如何预防医患冲突的发生
3.1 认别门诊病人的心理 门诊病人与其它病人心理是不同的。病人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包括注射治疗期间)所扮演的是病人角色,离开医院后又必须恢复其原来的社会角色。时间短,角色转换快,心理适应困难,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反应敏感,对护士过分挑剔等。因此,护士必须懂得病人的心理,也只有懂得病人心理,才会给予病人适当的护理,满足病人的需要。
3.2 要有一颗同情心 护士要有一颗天使般的同情心,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艰辛,病人除了受疾病对身心的摧残外,还因为疾病所带来的对婚姻、家庭、经济、事业等而造成的一系列影响问题,心理压力非常大。护士主要有一颗同情心,面对病人的激惹、挑剔,就会给子理解、同情,增加自己的责任感,同时也会得到病人的尊重。
3.3 保持稳定的情绪 注射室护士的工作特点: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护理责任重。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工作谨慎、认真,保持清醒的大脑,有高度的理智,处事不乱不惊,应对从容,防止鲁莽行事,善于自我调节,凡事有心理准备,保持稳定的情绪,这些是靠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培养的,也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到的。
3.4 善于沟通的技巧 注射室护士工作对象特点:病人多,流量大,年龄差异大,知识结构、地位不同。护士要有善于和各类病人沟通的技巧,使病人和护士互相理解、尊重、配合,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5 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注射室护士工作任务是:为门诊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护士必须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小儿静脉穿刺,这既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减少工作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并在工作过程中针对病人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知识进行宣教。
3.6 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现在的社会是: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觉醒、提高。因而,护理活动必须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引起冲突,所以,平时要多学点法律知识,这既保护自己,也保护病人。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改变,对健康概念的更新,法律意识的提高等,这些都使病人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护理观念。注射室护士面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应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用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和善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病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去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医患冲突的发生。
上一个医学论文: PAC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护理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技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