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析鼻腔手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
|
析鼻腔手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鼻腔手术后出血的护理是每个护理人员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他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早日康复,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重视对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经济负担,使病人早日康复。为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的重点:观察局部、观察全身、观察出血量及颜色;护理要注重:体位、冷敷、病情观察、止血、止痛、心理护理,预防取出纱条后的出血。
关键词 鼻腔术后 出血 观察 护理
鼻腔手术后的出血,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病人贫血,严重时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生命。所以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防碍机体组织康复。因此,重视对手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病人顺利康复。现将我科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85例施行鼻内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的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5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13岁。
1.2 术式 鼻息切除28例,上颌窦开窗或根治术33例;鼻甲部分切除术18例;鼻中隔矫正术17例;其他2例;同时施行二种手术者14例。手术后均以凡士林油纱条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1.3 手术后出血的例数及相关资料 85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术后出血, 占7.06%,均在手术当日发生出血。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咽后壁活动性流血,其中5例同时并前鼻孔有鲜血渗出,发现较早,及时处理,另l例患者鼻孔无出血,而经咽后壁流血较剧,另行鼻腔堵塞及后鼻孔塞过程中出血较多,病人出现休克症状。6例患者中2例重行鼻腔堵塞后止血,3例经重行鼻腔堵塞后出血未止,另行后鼻孔堵塞止血,l例在严密观察下给予冷敷、止血剂、镇静等措施,出血逐渐减少、停止。
2 观察重点
2.1 观察局部情况 手术后注意观察前后鼻孔渗血或出血情况,特别是鼻后部的出血,血常常流向咽部而被咽下,容易疏忽。应检查咽后壁是否有鲜血从上方流下,并嘱病人把口腔分泌物轻吐出来,以便观察判断是否出血。
2.2 观察全身情况 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警惕因下咽或少量而长时间的出血引起的全身表现。注意间测T、P、R、BP的变化,同时注意面色及神志,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细弱或不齐,血压下降等情况,均及时处理。
2.3 观察出血量及颜色 正确估计出血量,为采取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3 护理
3.1 体位 术后应取半卧位,如有休克迹象,则应取休克卧位,头偏向一侧。
3.2 冷敷 手术后和出血时,给冷饮,局部冷敷,促使血管收缩,防止或减少出血。
3.3 病情观察 观察鼻腔填塞物位置是否准确,有无松动,渗血是否增多或颜色加深,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口内有出血,应将血液吐出,以免咽下后刺激胃,引起恶心呕吐,加重出血,同时便于观察出血量及出血情况。
3.4 止血 ①止血剂的应用,术后和出血时均应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止血剂。②配合鼻腔填塞。经采用以上措施止血效果不佳者,应另行鼻腔填塞,仍未止住者,则及时采取后鼻孔填塞。因手术创面大,另行填塞时,出血较多,护士要熟练配合医生轻柔、细致、快速地做好填塞,以减少出血。
3.5 止痛 由于鼻腔手术造成组织机构损伤,而且手术创面不能缝合而采取用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常导致患者呻吟、烦躁不安,睡眠差,频繁改变体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或加重出血,因此,适时有效的止痛,可减少或避免出血。
3.6 心理护理 手术后渗血或一旦出血,病人和家属都会非常紧张。因此,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要与病人讲解术后由于手术和填塞的刺激,鼻腔分泌物及渗血形成血水顺纱条渗出,渗出属正常现象,表现为前鼻孔渗出淡血水和口咽分泌物为血性。讲解手术后可能会出血及出现的表现,并说明医务人员有处理的方法,使患者和家属对渗血和出血心中有数,不至在出血时惊慌失措。发生出血后,要及时安慰病人和家属,稳定家属的情绪,以避免因[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