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
|
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摘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的一种常见病,如何迅速、准确、有效地抢救该类患者的生命,是医护人员经常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救治此类病人的方法、效果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 急性 有机磷中毒 抢救护理体会
我院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村病人较多。急诊科抢救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急性有机磷中毒。现将近年来抢救及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年~2004年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口服)病人7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6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敌敌畏46例,乐果9例,甲胺磷7例,氧化乐果8例,对硫磷6例,上述患者针对服药之不同,采取不同抢救方法,抢救成功72例,成功率为95%,无效4例,占5%,其中转上级医院2例,死亡2例。
2 抢救方法
2.1 快速洗胃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必须首先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迅速、彻底的洗胃,此举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洗胃不彻底,一方面可使毒物不断地吸收,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另一方面,随着毒物的不断吸收,病情反复致使阿托品用量必须加大,且难以掌握,有可能因阿托品用量过大或过少造成病人死亡。因此病人来院后,护理人员应迅速、准确插入胃管,用20~28℃的温水,灌进300ml/次~500 m1/次,按先出后入,快出快入,出入量大致相近的原则,进行电动吸入,还须一边洗一边轻柔上腹部,以便将胃粘膜的毒素清洗彻底,洗胃至洗胃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完毕还可酌情选用导泻剂,此举可彻底清除消化道残余毒素。
2.2 合理应用解毒药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早期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临床上我们在使用阿托品时要注意:在早期、足量及反复给药原则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是否阿托品化。阿托品化的指标为: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等。当患者出现阿托品化后立即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每4~6小时给药一次,以维持阿托品化。同时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阿托品过量引起中毒。阿托品中毒表现为高热、意识模糊、躁动、谵妄、抽搐、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颜面潮红、尿潴留等,此时应及时减少药量,必要时应用毛果芸香碱进行拮抗。总之要做到既要阿托品化,又要防止阿托品中毒。因为不能迅速阿托品化,就很难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而阿托品过量引起中毒,又极大地增加抢救难度。对此我们的体会是阿托品的使用需细心观察、少量增减、缩短间隔、逐步撤药。
2.3 对症治疗 其中以维持呼吸功能最为重要,有机磷中毒的死因主要为呼吸衰竭,其原因可为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中枢抑制所致。治疗中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肺部体征,及时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等。同时还要预防和控制感染,并配合以必要的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积极治疗有关基础疾病,有条件还可采取透析疗法……
2.4 防止反跳 一部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过全力抢救,由于在后期治疗中,没有注意到中毒症状缓解后可能出现的反跳中毒现象,而导致抢救不成功。反跳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阿托品的用量等),但主要因素是由于胃粘膜的解剖结构影响一次性洗胃的彻底性,毒物重吸收所致。因此,洗胃后要防止过早进食,引起胃粘膜内残留的毒物与食物同时重吸收而引起反跳。我们的体会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留置胃管定时反复洗胃,并在每次洗胃后将胃管接上一次性负压引流,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胃液中毒物的重吸收,避免出现反跳。
3 护理措施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有机磷中毒病情变化快,掌握阿托品化的指标非常重要,若发现晚或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死亡,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做到每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及脉搏一次,观察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肺部罗音、尿量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必要时改变药量,甚至更改治疗及护理措施。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地进行呼吸及清理呼吸道 有机磷毒物使呼吸道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造成支气管痉挛及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患者意识不清时,将其肩下垫高,以保持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吸痰,持续给氧,出现呼吸肌麻[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析鼻腔手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