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龄急性肠炎重度脱水患者1例的护理


高龄急性肠炎重度脱水患者1例的护理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84岁,于2004年8月6日2时,以“腹痛、腹胀、频繁腹泻伴发热1天”为主诉住院,入院时查体:T39.8℃,P98次/min,R20次/min,Bp100/50 mmHg,  神智不清,问话不答,皮肤松弛弹性差,眼窝凹陷,口唇紫绀,心肺(-),腹软,下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无血管杂音,大便呈稀水样,排便次数频繁,急  查:WBC14.3×10 9 /L,NECT88.3%,RBC3.51×10 12  /L,HGB12g/L,PLT195×10 9 /L,K + 2.62mmol/L,Na + 131.6mmol/L,Cl - 99.6mmol/L,Ca 2+    6.13mmol/L,患者既往无慢性肠炎及腹痛病史,发病前未进食腐烂变质食物,发病后无恶心、呕吐,无里急后重感,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住院诊断为“急性肠炎  ,重度脱水”。立即给予抗炎、补液、降温,调节水、电解质失衡,加强护理等治疗措施,经过医务人员精心治疗,细致护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预防了并发症  的发生,患者于2004年8月11日14时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加强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补液过程的护理 (1)严格执行医嘱,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安排好输注药物的先后顺序,确保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体内  ,使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患者年龄较大,各脏器功能减退,要加强巡视,动态观察患者神志,颈静脉充盈度,尿量、血压、脉搏等,作为监护输液的尺度,  控制补液量,同时注意调整好输液滴速,不超过40滴/min,防止出现心衰和肺水肿。(3)严格护理记录,持续监测24h入液量及出液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  疗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4)及时生化检查,确切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纠正状况,配合医生随时调整补液量、液体渗透压及输入离子的浓度,使患者尽快恢复体质。

  2.2 高热的护理 (1)每4h测量体温1次,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min后测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和交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  果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对体温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2)病室内温湿度适宜,选择厚薄适宜的盖被,宽松的衣着,降温后做好保暖  护理,防止着凉。(3)因腹泻,患者禁内一科  食,加上高热,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及粘膜溃疡,用生理盐水棉球清  洁口腔(棉球不可过湿),保持口腔湿润,让患者舒适,防止感染,口唇干的涂石蜡油保护。(4)高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加,摄入少而消耗多,体质因腹泻而虚弱  ,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勤换床单、衣物,使患者舒适。(5)病房用3%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 3 ,每日上下午各1次,作用时间60min,后开窗通风。

  2.3 排便的护理 (1)由于腹泻排便次数多,难以控制,床上放一次性便盆,床上铺塑胶单,治疗巾或一次性治疗巾,每次便后及时更换便盆,床铺保持清洁  、干燥。(2)排便后每次用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及臀部皮肤,并涂以痱子粉保护,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以预防粪便刺激造成肛周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同时保持会阴  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3)排便后要为其提供安静环境,让患者充分休息,放松心境,盖被保暖。(4)排便后严格记录粪便的性质、量及次数,并在需要时留  取标本送检。(5)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排便的伴随症状。密切观察尿量、皮肤弹性及周围循环情况,了解脱水的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按  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按时给房间消毒。(7)护士要理解、同情、尊重患者,给予关心、指导和援助,消除其紧张心理,以满足患者排泄方面的基  本生理需要。

    2.4 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定时翻身,每2~3h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h,翻身时不可拖、拉、推,应抬起患者后再翻转,同时用手掌  鱼际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受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多次误诊1例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