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双管负压引流在乳癌根治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双管负压引流在乳癌根治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是外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引流方法可有效地减轻病人术后的痛苦,帮助病人康复。同时也可以减轻我们的护理工作。我院2002年2月~2003年12月对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了创面双管负压引流,这种引流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患者伤口的一期愈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我们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负压吸引装置

     我院的整套负压吸引装置由硅胶吸引管,连接装置和负压引流瓶组成。胸壁部分的吸引管采用内径为6cm的硅胶管。吸引瓶部分的吸引管也采用相同内径的橡皮引流管。中间以玻璃管相连接。负压引流瓶采用空500ml输液瓶。

  2 使用方法及护理

    病人手术结束时立即在患侧腋窝和前胸壁各置一剪有侧孔的硅胶引流管,经胸壁创面最低位引出。并分别用吸引器抽吸成负压,以皮瓣紧贴胸壁为宜,不用胸带包扎;同时用柔软纱布填充腋窝以辅助腋窝皮肤贴壁。吸引瓶使用前先用电吸引器抽吸掉瓶内的空气并使之保持负压状态,方可使用。在护理过程中如发现引流管鼓胀或皮瓣鼓胀时,可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重新检查吸引装置的负压状况,待负压形成后再松开血管钳。引流瓶应每天更换1次。

  3 临床效果观察

    本组55例乳癌根治术均在3~7天内1次或分次拔管。一般术后48h内引流量较多,72h后逐渐减少。伤口一期愈合率达100%。无感染及瘀血现象。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

     4 护理体会

     4.1 我们在护理中发现负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负压系统的密封。漏气多发生于硅胶引流管皮下切口处以及玻璃管的接口处。一般的玻璃管为了连接的方便都在接口处有一个缩小的部分,但如果这一部分过长就会影响负压的维持,把缩小部分磨去一段后,这种现象就不复存在了。另外,通过对引流管的观察也可发现负压是否存在。一般我们都把负压引流瓶抽到0.095MPa左右,在这个压力下,引流管应处于瘪陷的状态。

     4.2 伤口内放置硅胶管引流,对创面刺激小,组织反应轻,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时吸出渗血和渗液可有效减少血肿的产生,对减轻术后病人的心理负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3 在引流过程中如出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的情况,应及时查看引流管有无堵塞,如血凝块堵塞,可适当旋转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患者每天的引流液少于20ml后可考虑拔管。拔管时应注意避免引流液的反流污染创面;同时要注 意伤口的密闭情况。

     4.4 术后无呼吸困难,不影响患肢活动,病人携带方便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易于被患者接受。

     4.5 这种护理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引流充分有效,减轻了护理工作。

     4.6 全部都是无菌材料,避免了逆行感染。同时运用输液瓶也为病人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为病人服务。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下肢广泛的难愈创面1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下肢广泛的难愈创面1
    探讨正负压置换治疗鼻窦炎的操作及护理
    负压吸引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处理中的应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急性软组织损伤合
    改良内镜鼻胆管负压引流治疗手术后胆瘘
    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
    临床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
    输血器莫菲滴管配合负压吸引留取痰标本
    脐静脉和外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早产
    肛管负压减气法解除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
    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进行肾穿刺5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