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X


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护理

  【摘要】  2000年11月~2004年4月用X-刀治疗25例颅内疾病患者,护理从预防并发症入手,重视术前宣教、严格术中配合、密切术后观察,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保证了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关键词 X-刀 颅内疾病 护理

  X-刀是一种继γ-刀后问世的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它是根据立体定向原理,对颅内的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靶点,通过三维空间,用一次大剂量窄束电离射线精确地聚集于靶点,形成高剂量区,使之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病变周围正常组织只受到很小的剂量,使病变边界处形成锐利如刀的高梯度(陡削的)剂量分布,故称为X-刀 [2]  。尤其适合于不宜开颅手术的、病变直径小于5mm的脑深部和功能区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单发脑转移瘤、脑血管畸形、功能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顽固性癫痫)等 [1]  。由于X-刀治疗具有不开颅、无出血、无感染、无机械牵拉损伤、治疗时间短等优点,为颅脑疾病患者找到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我科从2000年11月~2004年4月对25例颅内疾病患者实施X-刀治疗,通过对患者在X-刀治疗前、中、后的全身心护理,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保证了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1~73岁;垂体瘤3例,脑膜瘤4例,脑转移瘤15例,癫痫1例,动静脉畸形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指导 整个X-刀治疗过程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的,大多数患者对X-刀所知甚少,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疑虑、恐惧等心理,精神压力大,因此术前必须以相关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向患者及家属讲述X-刀治疗的作用原理、适应证、治疗过程、治疗中注意事项、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等,视不同患者的文化、社会背景作相应解释,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通俗易懂,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2.1.2 常规术前准备 X-刀治疗虽为微创手术,但要在患者头部安置一个立体定位头架,用小螺丝钉固定在前额和枕部颅骨的四个点上,为预防感染,术前1日须剃头行清洗消毒,作碘过敏试验,术前4h禁食、水,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0.1。

  2.2 术中护理

  2.2.1 固定头架时护理 根据病变位置决定患者治疗时的体位及头架的位置,协助医生安装立体定位头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多与患者聊天,嘱其做深呼吸,以分散其紧张情绪。

  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晕厥,立即将患者平卧,口服50%葡萄糖100ml后症状缓解。头架置放后用DH-1测深头盔测量前、后、左、右及头顶11个点的深度并准确记录读数以备复核。

  2.2.2 CT扫描定位时护理 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或俯卧体位,将头架固定于CT检查床连接架上,在CT扫描准备就绪后静脉注射造影剂,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呼吸、皮肤变化。

  2.2.3 治疗时护理 参照定位前记录再次用DH-1测深头盔进行相同点的测量,认定头架位置与定位前相同后,将患者置于治疗床并按定位体位固定,向患者交待治疗时间及靶点数,嘱其不能随意转动头部,误使照射区移位。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视器严密观察患者,有异常时应紧急停机进行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并发症 (1)严密观察颅内高压症状:由于单次大剂量X射线照射,靶区可形成水肿,放射性脑水肿是X-刀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护理上应每2h测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改变及肢体运动情况,常规按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2次/d,连用2~3d,以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组有9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经上述处理,次日症状缓解并消失。(2)癫痫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术前有癫痫史者。患者情绪紧张,易诱发,若肿瘤较大或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45, X/46, X, del(X) (q26)嵌合型Turn
    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凝血酶受体GP Ib I
    子宫动脉注射MTX 栓塞治疗宫颈妊娠4例
    脂质性 体层摄影术 外源性 肺炎 X线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