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几乎不可避免的综合征。老年人心衰多见于冠心病与肺心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给病情观察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老年CHF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常见的症状及诱因,旨在结合临床特点探讨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选择1995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内一科病房住院的124例老年CHF患者进行评估,年龄60~89岁,其中男78例,女46例。其中缺血性心脏病4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糖尿病10例,心肌炎5例。

  2 结果

  2.1 老年人并发心力衰竭的常见主要诱发因素为感染、心律失常以及治疗护理不当等,详见表1。

  2.2 老年CHF患者常见临床表现见表2。

  表1 老年人CHF患者常见诱因频数分布常见诱因

  表2 老年CHF患者常见症状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曾有文献报道 [1]  ,诱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占48.8%。但本组病例中,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心衰的占66.94%,这提示我们对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心疾病的老年人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控制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通过本组124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如下:临床表现隐匿,大多数没有心悸、气短等典型表现,多因脑动脉硬化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微循环障碍,右心衰时还可引起胃肠道瘀血及消化道症状。

  4 护理对策

  4.1 心力衰竭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完全控制或治愈的水平,只能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减轻症状、阻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调节饮食、锻炼身体、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等方法来具体实现 [2]  。

  4.2 由于老年人发生心衰多无典型心悸、气短症状,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病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早期心衰的观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掌握用药剂量,及时观察用药效果,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要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做到有预见性的护理。根据本组资料显示,有83例占66.94%的CHF患者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加重心衰,因此对患有心血管 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告诉他们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或应用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的药物,出现感染征兆时应早期治疗。

  4.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对高血压患者,应强调坚持服药,严格控制高血压。

  4.4 加强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关心体贴老年CHF患者,保持床单及患者皮肤清洁干净。定期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4.5 进餐种类、方法及热量限制:对于老年CHF患者,应进食易消化的清淡食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进食宜少量多餐,对于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指导患者将晚餐提前,餐量要少。对营养缺乏、抵抗力低下患者,应鼓励进食有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一般患者宜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衰的恢复。有下肢水肿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量。对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要避免刺激性及油炸食物。

  4.6 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复发,增加感染的机会,诱发或加重心衰。记录24h出入量,以观察肾功能变化。

  4.7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老年心衰患者常因病程漫长、症状反复发作、活动受限、治疗、经费等多方面问题而产生过分紧张、焦虑不安或抑郁、闷闷不乐等心理负荷增加的表现,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ANSIE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应用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WMS在不同年龄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分析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
    提高对成年人生长激素缺乏综合征的认识
    老年人小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48例老年人肺上叶前段或舌段病变临床分
    老年人康复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