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人性化护理在患儿术前等候区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患儿术前等候区的应用

 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使患儿及家属这一特殊手术群体在手术等候区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心,使患儿及家属满意,我们提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患儿术前等候区,总结报告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儿及家属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其不适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具体在患儿等候区的工作中,改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传统的工作方法:只在手术室内配合手术而忽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术前全面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生理需求,给予患儿及家属术前充分的照顾和关怀。

  2 人性化护理在患儿术前等候区的体现

  2.1 术前1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携带术前访视表向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前宣教。(1)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并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手术的安全性以及预后的重要性。进一步确认手术部位,并利用医用划线笔进行标识。(2)使患儿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室环境及设施,利用图片示范麻醉体位及手术体位。(3)注重和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患儿家长的思想顾虑,取得其信任。了解患儿的需求,利用家长对患儿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家长在等候区充当的角色即如何协同护士安慰患儿。

  2.2 手术当天,由术前访视的巡回护士接待,由一名家长陪同患儿进入术前等候区,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减轻陌生感。等候区设计和设施布置尽可能贴近儿童的心理,采用彩色拼图地板、卡通人物挂件以及播放卡通片或儿童歌曲,并准备一些玩具和图书,以减缓陌生环境带给患儿的紧张感。

  2.3 在等候区内不限制患儿的自由活动,由巡回护士及家长陪同患儿听儿歌,看卡通片、玩玩具、讲故事、看图书等,逐渐建立患儿对巡回护士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指导家长给予协同、说些悄悄话及暗示性语言,消除患儿因环境改变及家长的分离而导致的焦 虑及恐惧,努力使患儿的身心维持在最良好的状态,加强患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备手术。

  2.4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由护士护送家长离开术前等候区,并做好对家长的心理安慰,减轻家长的情绪波动,取得家长的信赖、理解和支持,使家长同样感受到人性化护理的延伸。

  3 效果

  3.1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患儿术前等候区,使患儿及家长从感官上到心理上都得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解除患儿及家长术前的恐惧感、陌生感、孤独感。

  真正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求是手术的需要,患儿及家属的积极反应及配合可增加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反作用于患儿及家属,提高手术的满意度。

  3.2 小儿手术巡回护士应有全面的素质,工作责任心要强、经验丰富、态度和蔼可亲、言语温柔、擅长交流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掌握同患儿及家属熟练沟通的技巧,在短时间内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更多掌握医学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提高。

  3.3 手术室护理由单纯的术中护理发展为全手术护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扩大了护理范畴,展现了现代手术室护士的多重角色。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人性化照护在儿科护理上的应用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化护理
    探析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
    谈在急诊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体
    浅探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应用中的问题与
    探讨人性化管理最优工作效能的发挥
    谈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压力测定及病理检查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睾丸组织超微结构与临
    竞争性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睾酮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