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周围皮肤糜烂,经上述方法处理,均恢复正常。
3.2.2 饮食的护理 首先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高纤维素、辛味、产气多和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洋葱、韭菜、芹菜及豆类等。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进食。
3.2.3 排便习惯的建立 首先要培养患者产生排便的意识,有便意时指导患者通过增加腹压进行排便,每天定时训练,使其逐渐产生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定期扩肛。术后第2周开始,带乳胶手套涂石蜡油,将食指伸进入工肛门内,通过狭窄环,并转动手指,每天早晚各1次[2] 。通过以上训练,患者术后3个月左右都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定时排便,使患者无精神负担。
3.2.4 术后心理护理 术前理论上虽对人工肛门有一个初步了解,但面对术后人工肛门建立的现实问题还是难以接受,必须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目前的状况是暂时的,病情稳定以后,可以通过训练排便习惯,饮食调节,造口袋的使用等,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让患者观看其他造口患者生活及学习的录像和图片,让患者开始认识造口,看到生活的希望,打消心里的疑团,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3.2.5 使用正性激励的方法 组织召开病员座谈会,让同种病例的患者在一起交谈,畅所欲言,互相倾诉。让积极乐观的造口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其他的患者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现实。
3.3 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 患者对人工肛门的认识和接受离不开家属的支持与关爱。患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注重自己亲人的看法,需要家属的理解和照顾。同时,患者的家属也需要心理支持 [3] 。因此,做好家属的工作也至关重要。
3.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注意饮食要规律,少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预防便秘。避免做腹压增加的动作,如举、提、推等。季节变化时注意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以免腹压增加,使人工肛门脱出,并应定期扩肛以防狭窄。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教会患者识别人工肛门的异常情况。正常人工肛门高处皮肤1~2cm,色泽红润,无水肿和充血。周围皮肤干燥,颜色正常 [4] 。若人工肛门出现发紫、内陷、脱出或体温高于38.5℃,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时需立即就诊。出院6个月复查1次。
4 结论
为了使直肠癌患者得到根治的目的,必须在腹壁上建立人工肛门。而患者往往在面临癌症威胁的 同时,还要在心理上接受人工肛门,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自我形象紊乱,尤其文化程度低的年轻人。因此,直肠癌患者除了注重疾病本身的治疗外,还应注意心理方面的护理,预防和治疗自我形象紊乱。
参考文献
1 潘蕴倩,袁剑云.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山版社,1997,136.
2 吕粹芳.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的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61.
3 柴尔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我形象紊乱的护理.现代护理,2004,156:157.
4 石彩娟.盲肠癌人工肛门围手术期的护理.西安:现代医学与临床,2002,2(187):11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