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在注射胰岛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注射胰岛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很大比例,除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外,还要在一定时期内配合胰岛素治疗。我们针对胰岛素治疗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了认真的临床分析、讨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调查50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0~6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3例,初中26例,小学7例,文盲4例,所有患者在行注射胰岛素治疗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2 注射胰岛素后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

    2.1 忧郁和沮丧 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忧郁情绪,沮丧心理,情绪低沉,承受力下降。经调查发现忧郁程度女性>男性,年长>年轻,文化层次低>文化层次高。原因是此类病人在注射胰岛素后感自身病情较想象的严重,治愈可能性小,心理上无法接受。

    2.2 焦虑和担忧 患者表现为失眠、食欲下降,担心胰岛素成瘾为主要原因。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在首次注射时拒绝注射。虽经过护士耐心地解释,病人接受治疗,但担忧、焦虑的心理仍然存在。此种心理障碍的原因与病人对疾病和胰岛素治疗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

    2.3 愤怒和暴躁 其主要表现为激惹性增高。因该病治疗比较复杂,有时即使配合胰岛素治疗也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因而表现愤怒、暴躁,性格原本急躁者显得更加明显,原因是治疗心切及对注射胰岛素存在误解。

    3 护理措施  

    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我们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主动与病人接触,关心体贴病人,缩短护患间距离,使病人向护士倾吐病情和心声。耐心倾听病人谈话,分析其忧郁、沮丧的原因。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讲解疾病知识,使其对糖尿病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再向病人讲明注射胰岛素的意义在于早日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同时还以治愈病人为例鼓励病人,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经过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的忧郁、沮丧心理明显减轻。对少数心理障碍较重者,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耐心开导,早日消除其心理障碍,配合治疗。
3.2 协助病人间建立密切关系 焦虑、担忧和心理表现较突出者,除做好病人的日常照顾外,要安排一些对疾病了解多,有正确认识的病人与其谈体会,定期组织工休活动,以密切病人间的关系,大大减轻了焦虑、担忧心理。

    3.3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疾病防治知识 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幻灯片、墙报等,向病人讲解疾病,使其认识疾病,了解疾病,从而建立正确的认知观,从而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在对愤怒、暴躁的病人进行护理时,首行要耐心倾听,充当病人的发泄对象,等其情绪缓解后,再讲解注射胰岛素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纠正误解。并适时组织病人进行趣味活动,既活跃了病房气氛,使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又能促进病人间的沟通交流,减轻心理障碍,促进疾病的转归。

    4 效果评价

    通过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46例病人消除了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4例心理障碍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能够安心顺利地接受治疗,病人血糖、尿糖均在5~7天内得到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2~4天。说明心理护理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故应该加强心理护理。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中师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对一例恐怖症的综合心理治疗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住院精神病病人配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