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夜间谵妄的护理

法,对其中产生幻觉的患者,用亲切低柔的语言耐心解释,否定他们的幻听、幻视,并反复讲解目前的真实情况,让其了解医护人员及亲人都很关心他,阻止幻觉的延伸,减轻症状。

  3.2.2 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 Rosenberg等研究认为术后缺氧是引起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认为充分吸氧可以预防术后谵妄。我科术后患者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在不影响患者呼吸的情况下,腹带加压包扎腹部,松紧应适中。术后当患者逐渐清醒,在循环功能较稳定的情况下,尽早采取半卧位。半卧位时肺的顺应性降低9%,肺活动可增加10%~15%,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增大,有利于通气。经临床实践表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应接受2~4d预防性氧疗。本组1例患者因术后过早停氧而发生低氧血症,通过吸氧改善。

    3.2.3 及时有效的镇痛镇静 我科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大、中手术采用术中留置自控式硬膜外止痛泵或持续硬膜外止痛泵,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谵妄的产生。本组4例未置泵患者,因疼痛出现拔管、神志不清、躁狂,报告医生及时使用杜杜冷丁75mg肌注,症状缓解,对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发生谵妄的4例患者给予安定20mg静推,另2例患者给予氯丙嗪,效果好。

    3.2.4 营养支持疗法 定时抽血查生化、电解质情况,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给予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营养,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本组2例患者因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谵妄,经过及时补充水电解质而缓解;2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出现谵妄,经及时输血扩容而缓解。

    3.2.5 做好各种管道的固定 腹部手术后留置各种引流管是常见的,做好各种管道的固定是防止术后脱管的重要环节。我科胃管采用布胶布环形绕圈后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并用防脱圈固于头部。尿管现采用的是双腔气囊导尿管,其本身就有很好的固定作用。各种腹腔引流管则是医生术中在引流管出皮肤处进行缝针上线,术后护士第一时间用双胶布交叉固定,防止折管、压管、脱管,定时巡视,班班交接。各种管道的重要性、如何做好管道的固定并保证其正常的发挥引流作用,也是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的重点之一。

    3.2.6 保持舒适的环境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注意 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夜间也保持柔和灯光,防止黑暗带来的恐惧。本组1例患者因重症监护室各种设备的工作响声、报警声以及其它重病患者突发的病情变化,而精神负担加重,发生谵妄,因此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应尽早搬离监护室。普通病房床旁放置患者熟悉喜欢的物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根据病情允许患者熟识的人来探视,减少噪音,工作人员及家属做到“四轻”,避免在病房交谈,避免硬物撞击,一切护理操作均合理安排,以减少刺激。

    3.2.7 保证安全,防止意外 谵妄患者被制动是危险的,护理重点应放在患者的行为能力上而不是护理的行为的需要上。当制动不可避免时,尽可能地减少而且有严密的监视,采取专人守护,防止发生摔伤、自伤或兴奋伤人等意外。家属或陪护握住患者的手,既约束患者,防止乱抓扯、不自主的起床和剧烈躁动,又给患者亲切感,同时轻拍或轻柔按摩手、背部,并轻声交谈,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给予耐心、反复的解释、安慰,告知不可以过度活动及其严重后果,从而取得患者配合,减轻症状,防止意外。

    3.2.8 调整睡眠时间 本组3例发生谵妄的患者,白天处于嗜睡状态,夜间特别兴奋躁狂。因此,应调整患者的睡眠时间,白天多和患者聊天,让患者听听音乐、广播,看看电视,让患者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减少白天睡眠时间。人工控制睡眠-觉醒周期(手术后前3d每晚8:00肌注安定),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下降,虽然有1例患者清晨昏睡不醒,但没发现其他副作用。

    3.2.9 家属密切配合 因为夜间护理工作人员少,无法对患者做到一对一护理,这时家属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及时做好家属工作,告诉他们此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需要他们配合治疗,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同时,鼓励家属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随时能看到自己的亲人及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减轻孤独和焦虑感,促进疾病的恢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创伤患者褥疮发生的评估及其防治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