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 总结2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体会到早期彻底洗胃,尽快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阿托品的用量,呼吸功能支持,气道管理,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故早期基本生命支持、彻底洗胃、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4例,女16例,年龄16~62岁,平均35.2岁,均经口服中毒,口服量100~400ml,服毒后1h内就诊的4例,6h内10例,其余6例具体服毒时间不明;入院时患者均呈昏迷状态,双瞳孔缩小,呼吸微弱,6~10次/min,呈叹息样呼吸或呼吸暂停,心率慢20~50次/min,16例血压下降,全部患者血胆碱酯酶显著下降,55~326U/L(光电比色法,正常值4500~10000U/L),均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标准 [1] 。
1.2 治疗转归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彻底洗胃,静点阿托品原液,同时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1.0ml,肌肉注射,每4h1次,24h后停。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阿托品用量,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同时行腹部理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机械通气时间35~816h,阿托品用量3750~47261mg,20000mg以上4例,使用时间7~24d。
2 抢救与护理体会
重症患者入院时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首先给予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血压,才能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道分泌物多,早期开放气道,彻底清理呼吸道,才能有效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彻底洗胃是抢救的重要环节,本组病例予20000~40000ml清水洗胃,直到洗出的液体没有有机磷气味并与清洗液的颜色相同为止。洗胃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跳,洗胃后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进一步减少毒物的吸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出现阿托品用量不足时,胃液分泌增加,所以胃肠减压液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调整阿托品用量的一项指标。
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品,应早期足量使用,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越早,死亡率越低,超过12h则预后较差。重症患者用量大,分次静推工作量大,且调整不及时,故采用持续静点阿托品原液,尽快达到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量,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皮肤、瞳孔的变化。对重症患者大量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大量低渗液进入体内,水负荷加重,故最好采用高浓度制剂,如:5mg/ml或10mg/ml,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或减轻脑水肿或肺水肿的发生。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可因肺水肿、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衰竭所致,故应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管内吸痰,原则上每小时吸痰1次,有痰随时吸,严格无菌操作,每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吸引管必须透明、柔软、有利于分泌物的观察和鉴别 [2] 。本组病例均使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故痰液粘稠,不易吸出,采用生理盐水100ml加入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2mg配成冲洗液,每次吸痰前5min在吸气期从气管导管注入10ml冲洗液,使痰液稀释易于
吸出,是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
由于大剂量使用阿托品抑制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致消化道功能障碍且使肠内营养受到限制,本组病例早期采用腹部理疗、针灸、中药等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