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的目的、患者需配合注意的事项。当患者需手术及检查时,护理人员会主动到患者床前介绍手术或检查的意义、术前或检查前准备的目的及有关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对于小型医院护理人员少,除了注重平时点滴的沟通,每天对每一位患者抽出3~5min时间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护理计划。
1.4 完善护理病历表格,简化书写内容 开展整体护理,护士必须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身心变化都应体现在护理病历中。可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觉得护理病历的书写内容多,护理病历的书写和实际工作有脱节的现象。常会出现在患者住院后一段时间或出院后才补写护理病历这一现象,这使得护理病历不能真正动态反映患者的情况。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根据科室的特点,对于专科常用的和共性的护理问题,根据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顺序直接做在护理计划单中,责任护理只需在护理计划单中打勾即可。在护理记录单中采用P-I-O的形式,动态地对患者所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后的效果进行记录。这样不仅使护理病历能真正动态的反映患者的情况,不流于形式,也使得护理程序这一工作方法与临床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
1.5 开展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及护士长查房日,以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会诊也是对护理程序实施情况的评价,由护理部组织人员对危重患者出现的一些疑难、复杂的问题请职称相对较高,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会诊与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对责任护理病历进行评价,同时开展护士长查房日,指导责任护士修订与落实护理计划。坚持责任护士随医生查房,保证负责患者的护理质量。
1.6 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落实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检查方式,实行护理部、护士长的检查管理制度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与计价,确保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2 体会
2.1 实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功能制护理只是简单的执行医嘱和进行各种操作。整体化护理开展以来,从患者一入院,热情的接待,介绍住院环境,做自我介绍,并向患者说明,在住院期间,我将伴随 您,有什么需要及时告诉我,我将随时为您提供服务。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全过程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护患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应增强,使护理工作更有目的性、针对性。护理工作不是以前那种护士的腿,医生的嘴。通过开展整体护理使护理人员真正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患者的满意率从过去的92%提高到96%。使护理人员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现,坚定了从事护理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2 建立了新型护患关系 功能制护理,护士围绕着医嘱机械地进行各项操作,忽略了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针对我院,护理人员少,在位率低的特点我们抓住和患者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在操作中向患者解释进行操作的必要性,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消除了患者的恐惧与不安。在巡视中多询问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护理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不失时机的围绕患者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和压力,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成为患者的贴心人。
2.3 密切了医护关系 整体护理工作开展以来,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多,护理人员能够细致主动的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工作。使护士的角色由原来的被动的执行医嘱变为医生的合作伙伴。使医护之间配合更加默契。
2.4 树立新护士的形象 在功能制护理的制约下,护理人员定位于简单的技术操作者。整体护理迫使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围绕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做耐心细致的解答,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完善自己。护理人员不仅是机械的技术操作者,还充当着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过去由于和患者沟通的少,常会引起一些误解和矛盾,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合格率在96%以上,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