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自杀后的悲观。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加强与患者内心世界交流,使其心理上得到宣泄。尊重患者人格,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与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心,找到自我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和社会状况,重新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调节与调动社会支持
此时的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同事和社会的关心与体贴。家属的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但部分家属对待服毒患者多有怨根、嫌弃等不良态度。与家属合作,帮助家属稳定情绪,对于患者的 监护、抢救、治疗工作是有非常有利的 [1] 。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特点,利用家属陪伴、探视的机会,做他们之间的沟通工作,尤其是患者的父母,要使他们了解到亲人的关怀,爱抚对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鼓励亲友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唤起患者对亲人的依恋,对生活的向往,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机磷中毒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取得家属的支持,同时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5 心理护理心得
适应21世纪人类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护理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没有心理护理,护理便不完整,而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及疗效的巩固。贾克侠等 [2] 通过患者心理支持治疗前后SCL-90评分发现,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以抑郁、焦虑、敌对性及恐惧减小最为明显,使患者走出心理障碍区,从而树立生活自信心。
口服中毒患者常因精神、经济等因素,不能承受家庭或社会的压力而做出轻生的行为。此类患者均有较强的个性,心理负担重、思想不稳定、求生欲望低,多数不配合治疗;被救活后仍有服有机磷等毒药的可能,并且拒绝治疗和护理,所以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对于这类患者的抢救成功,只是治愈的一部分,如不及时消除病因,还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因此,在给患者积极抢救的同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切中要害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疏导,对于患者的愈后与转归有着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总之,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恰当、有针对性地给以心理疏导是我们心理护理的关键,通过心理护理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复归社会的信心,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人;强调心理护理不仅能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进程,而且对预防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哀耿清.医用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9.
2 贾克侠,刘秋兰,马秀华.32例男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2001,7(1):3-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