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拔牙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拔牙手术前后的最佳护理。方法 本组137例患者年龄42~82岁,平均55.6岁,术前3日用抗生素,术后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无酮症及酸中毒。结果 通过全面护理减少糖尿病患者拔牙后的并发症。结论 在实施拔牙术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查心电图、测血压、抗感染、控制血糖极为重要。
关键词 糖尿病 拔牙 护理
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功能障碍,机体防御机制减弱,杀菌作用受抑制。口腔内细菌滋生的很快,炎症扩大可使糖尿病恶化发生并发症。故拔牙术前、术后控制血糖给予抗感染治疗及特殊护理十分重要,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37例,其中男86例,女51例,年龄42~82岁,平均55.6岁,其空腹血糖均为14.3~34.5mmol/L之间,平均21.3mmol/L。
1.2 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查心电图,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实施拔牙术。控制血糖、抗感染、使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在实施拔牙术时,根据病情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安定口服。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诊室的环境、口腔医疗器械的外观和声音及有个体创伤性牙科治疗经历等的影响。在拔牙手术中,心理异常较突出,针对患者这一心态,认真倾听其诉说病情,对手术计划和步骤给予充分解释,向患者说明手术中的疼痛程度,口腔器械的使用方法,给予心理暗示治疗或分散注意力等做法,让患者解除顾虑、稳定情绪、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2.2 术前护理
2.2.1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应以空腹血糖7mmol/L以下无酮症和酸中毒为宜。2.2.2 抗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障碍,机体防御机制减弱,易使炎症扩大,故术前2日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2.3 测血压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80%,术前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再行手术为妥。
2.2.4 查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且冠心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因此术前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让患者了解在心电监护下实施手术的必要性。
2.3 术中配合
由于口腔科的手术术野小操作困难。在口腔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中患者采取平卧位,医生采取坐位,护士站在医生对侧,医护间平稳而迅 速的传递器械、材料和其它物品。
同时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呼吸、脉搏、心跳、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护士在手术全过程当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做到心中有数、精力集中、反应迅速、技术熟练。适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和术中带来的各种不适,给医生手术提供一个清晰的视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4 术后指导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详细地将手术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拔牙术后咬紧止血纱布1h,24h不能刷牙漱口,不宜进过热饮食,第2天可漱口刷牙等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容易细菌感染,应嘱其控制血糖拔牙后3日内每日坚持口服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
3 保健教育
糖尿病患者除积极控制糖尿病外,还应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及口腔护理,清除牙垢和牙石,保持口腔局部的清洁减少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牙周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炎症扩大、牙槽骨吸收加速、牙齿松动、脱落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牙周炎一般侵犯多个牙齿,大面积的化脓性感染灶很容易成为全身其他部位疾病的感染源。因此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合理控制饮食,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