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的护理
鼻咽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诸省区,放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案 [1] ,70%~80%患者初诊时已处于Ⅲ~Ⅳ期,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的转移 [2] 。于放疗之前先行化疗的诱导方法,其目的是使晚期患者提高局部缓解率并减少远处转移的机会,现将我科35例 诱导化疗后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2月在我科行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的35例鼻咽癌患者,均经鼻咽部病理活检证实,分期按1992年福州第一届全国鼻咽癌放射治疗学术会议分 期标准分为Ⅲ、Ⅳ期;karnofy评分大于70分;化疗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放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年龄32~76岁,平均56.5岁,男女比例5.2∶1。病理类型为: 低分化鳞癌24例,未分化癌11例;Ⅲ期20例,Ⅳ期15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放疗前行1~2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为DF方案(DDP30mg/m 2 ,d 1、3、5 ,5-Fu500mg/m 2 ,d 1~5 ),化疗结束后1周行鼻咽常 规放疗。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急性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级,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如下:白细胞下降:0度16例,占45.7%;Ⅰ度17例,占48.6%;Ⅱ度2例,占5.7%。口腔粘膜炎:Ⅱ 度19例,占54.3%;Ⅲ度16例,占45.7%。恶心、呕吐:Ⅰ度6例,占17.1%;Ⅱ度17例,占48.6%;Ⅲ度12例,占34.3%。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因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其治疗的毒副反应较重,容易使患者存在恐惧紧张和悲观心理,丧失治疗的信心。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 教育,充分调动和激发患者康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医护人员给予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及专业护理指导,帮助患者主动实施自我护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2] 。
3.2 胃肠道护理
在诱导化疗期间,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本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Ⅰ度为17.1%,Ⅱ度为48.6%,Ⅲ度为34.3%,较鼻咽癌单纯放疗者明显加重, 可能与化疗药物顺铂有较强的消化道反应有关。护理措施: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鼓励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等酸性食物,同时 多饮水,以加速化疗毒素排出体外,对于Ⅱ~Ⅲ度消化道反应患者,给予中枢性止吐药,必要时加用少量镇静剂,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鼻咽腔、口腔的护理 鼻咽腔、口腔粘膜为治疗早期反应组织,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增加了粘膜的急性反应,表现为口咽疼痛,粘膜充血,白斑形成,甚至破 溃、感染。本组患者均出现Ⅱ~Ⅲ度,急性口腔粘膜反应,较文献报道要严重 [3] ,故在治疗开始就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饮水,每次进食后都用软毛牙刷刷 牙,并推荐患者使用含氟牙膏,放疗期间给予0.9%生理盐水,鼻咽腔冲洗,以促进鼻咽腔内分泌物及肿瘤坏死物及时排出,增加肿瘤含氧细胞的含量,以提高疗效 ,当患者主诉口咽部疼痛时,要注意观察口腔粘膜并及时给予处理。护理措施:出现Ⅰ度口腔粘膜反应时,给予3%洗必泰或淡盐水在每餐前后含漱。对出现Ⅱ度以上 口腔粘膜反应的病人,由于口咽部疼痛伴有局部破溃影响进食,除给予含漱液漱口外,可给予1%普鲁卡因含漱,以减少疼痛。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联合激素静滴以减 少粘膜的反应和预防感染。对反应较重的患者,还可考虑给予成纤维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如康复新、贝复剂等喷口腔,以促进创口的愈合。
3.4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皮肤往往会出现红斑、干反应、湿反应等放疗反应。据报道 [4] ,当颈部治疗剂量到5000~7000cGY,即5~ 7周时,有1%~5%的患者发生严重的皮肤并发症。因此在放疗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