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头孢唑啉致垂体症状患儿1例的护理
临床使用头孢唑啉一般不做药敏试验,头孢唑啉(又名先锋V)致过敏者极为罕见,本病例在使用药物后半小时出现全身红痒皮疹,体温高达38℃,伴视力下降、口内烦渴、小便量增加等症状,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11岁。入院前因咽部疼痛予以先锋V0.5g,肌注,2次/d,4d停药后因症状加重再次予以先锋V3.5g静滴,药物滴完后约30min患儿感胸闷不适,出现全身红痒,肌肉颤抖,起红色皮疹,随之体温升高至38℃。查体:T38℃,BP86/60mmHg,HR100次/min,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全身皮肤潮红,肌肉颤抖。双颌下可及3cm×2.5cm大小的淋巴结、触痛,挤压颌下腺导管有清晰的液体流出。视力:双眼眼前指数一尺。诊断:(1)药物过敏;(2)腮腺炎。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5min后患儿全身颤抖消失。30min后视力眼前指数2m。并予口服利君沙、板兰根冲剂、病毒唑。头颅CT检查报告:垂体窝内见一边界不清晰圆形稍高密度影,测CT值56HU。改用10%葡萄糖酸钙6ml静注,次日晨双眼视力均为0.4,头颅MRI检查报告正常。患儿精神情况渐进好转,因腹部有轻度的压痛而停用利君沙,改用洁霉素。第5日双眼视力均为1.0,患者除颌下腺仍较大,轻压痛外,一切正常。第6日,患儿突然出现精神萎靡、面色潮红、全身颤抖、视物模糊;查视力:双眼眼前指数一尺,腹部轻压痛,40min后患儿出现尿崩症状,在1h内烦渴连续饮水1800ml,排出尿量1500ml,未做任何处理,1h后症状缓解。双眼视力恢复至0.5,随之尿量减少,续用地塞米松5mg静注,10h后双眼视力恢复至1.0,一切症状消失。再次复查头颅CT正常而出院。随访观察80天,一切正常。
2 病症分析
因使用先锋V药物过敏至垂体后叶充血肿胀,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而出现尿崩,同时压迫视交叉神经引起视力下降。至于出现的反跳现象可能为药物过敏和毒性反应,导致血管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过性反跳现象。
3 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建立静脉通道 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确保各种治疗药物、抗过敏药物及时迅速进入患者体内,以缓解患儿的过敏症状。因患儿小,病情复杂,变化快,应密切观察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让患儿平安渡过危险期。
3.2 生活护理
3.2.1 卧床休息 患儿视力减退,视物不清,高热、多尿。嘱患儿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视物清楚、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方可下床活动。
3.2.2 饮食 患儿因腮腺肿胀、发热,咽喉部肿痛,应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流质饮食为宜,避免进酸辣、坚硬食物且不宜过饱。如可进食牛奶、新鲜菜泥、稀饭等等。酸硬食物会使唾液分泌过多,从而刺激红肿的腮腺管,加重疼痛。嘱患者多饮开水,以利于退热及病毒的排出。
3.2.3 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睡前用淡盐水或硼酸液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存留于口腔中,导致继发感染。
3.3 生活、起居护理 患儿视力减退,视物不清,年龄较小。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患者,与患儿谈心、讲故事,解除恐惧心理,及时协助患者排尿。保持衣物干燥、清洁。因患儿起过敏疹,瘙痒,嘱其不要抓挠,防止损伤皮肤,经常用温水擦浴,每日4~6次,使患儿舒适。
3.4 出院指导 严禁使用头孢类药物。
4 小结
头孢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