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
循环,必须注意术后的卧位。
3.7 加强饮食护理 术后肛门尚未排气时应该禁食,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半流质普食。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每天需保持一定的热量,长期用激素时热量消耗大、食欲好,但消化功能差,应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多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术后3天未解大便者,应给少量缓泻剂以防大便干结,避免因腹压造成血管破裂的严重后果。因肝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管理各种营养素的代谢作用,当肝功能尚未恢复时,各类营养素的消化、储存及代谢都要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肝移植患者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在膳食中增加保护性因素,保持肝的正常功能和再生力,减少脂肪的代谢,减轻肝的负担。
3.8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8.1 详细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的详细纪录对移植病人起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出量的变化往往是超急性排斥或急性排斥的早期表现。因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时,尿量可以突然减少甚至无尿。
3.8.2 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的变化,正常人每小时尿量应>1ML/KG/H,如果每小时低于体重的毫升数,应及时调整输液量并报告医生。在导尿管排除后,还需要记录每次尿量,病情稳定后改为记录每天尿量。
3.9 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3.9.1 注意消毒隔离 将患者安置于消毒的单人房间内,室温保持20°C左右,房间每8小时紫外线照射1次,每天用0.5%84消毒液拖地2次,病室每周做1~2次空气培养。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换鞋。每次接触病人前需洗手。要尽量减少频繁出入病室,以免污染病室环境。
3.9.2 加强基础护理 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术后每日3次口腔会阴护理,饭前饭后用制霉菌素溶液漱口,每周做1~2次咽拭培养。勤剪胡须、指甲,勤洗头。
3.9.3 注意保持全身皮肤的完整 早晚为病人床上擦浴,每日更换衣裤、被服,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术后1~3天应定时翻身,预防褥疮,3天后鼓励病人下闲活动,动作宜慢。部分病人由于凝血功能差,皮下有淤斑,应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和全身出血倾向。
4 小结 在肝移植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充分的术前准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肝移植因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前情况差以及术后引流管多,极易引起腹腔和切口感染,故加强无菌操作规程是减少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管理好各导管是护理肝移植病人重要环节之一。各引流管妥善固定可避免管道的滑脱。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可预防和早期发现免疫抑制的毒性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因此护士在观察和护理患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出院后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重点是预防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的感染,注意劳逸结合,知道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对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督促患者定期来院随访。
参考文献
1.任勤,龚建平,秦德芳. 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新进展. 现代护理杂志,2004;10(5):464~465
2.严律南. 现代肝脏移植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2~365
3.张艳. 肝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51~152
4.徐晓静,沈翠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护理体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6):659~660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局部注射康宁克通 A治疗斑秃4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形象管理与持续改进的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