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效性教学法在精神科新护士的应用 |
|
实效性教学法在精神科新护士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新护士实施实用性教学的方法,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减少新护士进入病房初级阶段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精神病房护理工作特点,笔者采取了确定实效性的管理思路,成立了以护理部和病区护士员组成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应用相应的激励机制,保证各项教学计划的顺利落实。结果:通过实效性教学实践,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奉献精神及集体荣誉感明显提高,缩短了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实际距离,防止了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对精神科新护士实施实用性教学,对其自身和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护士 教学 实效性
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老护士交替加快,越来越多的护校毕业的新护士应聘进入护理岗位。由于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性,加上护理人员受专业特点的限制未受过专科培训的护士对精神病人在认识上还存在许多盲区,进入精神病房后,如何保证护理质量,适应独立工作,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是当今护理管理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我校2001~2003有15名新护士被教学医院精神科录用(其中女生12名,男生3名),笔者担任了精神科新护士继续教育的授课任务,从2001~2004年该院精神科对精神科新护士均采取了实效性教学管理方法并且已收到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精神科病房特点 由于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均不同程度受损,大部分无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护理与治疗,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还可能发生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等行为,给病人自身和他人造成生命威胁,而且病人在住院期间多无家属陪护,为防范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其次精神病人受症状的支配,思维、情感、行为明显异常,对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抵触大,缺乏依从性,增加了护理操作难度。新护士对专科性护理技术如保护性约束、电针治疗仪的使用以及病人出现意外事件如噎食、自缢、吞服异物等急救处理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或处理不到位,为医患纠纷设下埋伏。无家属陪护式的封闭治疗,使大量的生活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都必须由护理人员承担,护理工作负荷十分繁重。
2 管理思想 注重新护士岗前及上岗初阶段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标准性,使新护士在德、绩、勤、能、科研、病房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得到快速均衡发展。
3 方法
3.1 成立以业务主任护理部继续教育指导老师为首的教学质评领导小组,形成护理部、护士长分级管理体制,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
3.2 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3.2.1 护理部培训计划 护理部对新护士的培训分两个阶段:岗前阶段和上岗阶段,岗前培训由护理部具体负责,内容包括精神疾病的症状,精神药物与用药护理,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处理等内容,为期一个月。采取听课与见习相结合,每次授课给予一定的时间讨论、提问,最后布置思考题。见习过程中,让新护士观察现象,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新护士逐步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上岗阶段的培训内容一部分由病区护士长负责,另一部分则纳入护理部护士继续教育计划。
3.2.2 病区培训计划
3.2.2.1 指定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有一定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的护师负责带教工作。由带教教师制定阶段性的学习培训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尽快熟悉病员姓名、床号、相貌、病区环境、设施,各种物品、药品放置地点及管理方法,护士的排班及具体职责等。第二阶段掌握常用的精神药物治疗的名称,中文与拉丁文对照,药物剂量、剂型、药理作用,副作用的观察及处理。第三阶段,各种专科护理的措施,护理记录的书写等。
3.2.2.2 通过微型讲座和护理查房的形式,对病区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
3.2.3 新护士的自我学习管理和质量考核 要求新护士上班时随身携带小笔记本,将日常工作重点,各班流程记录在小笔记本上,使工作有条不紊,不会遗漏。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可不定期对新护士进行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刺激他们获取知识并学以致用。
3.3 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nbs[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文素质在门急诊护士自我保护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