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病人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 |
|
内负压调节在26.7kPa左右,负压过大易损伤呼吸道粘膜,过小吸力弱。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4.3.3 有外伤性癫痫发作史者,吸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抽搐发作,并注意鉴别是癫痫局限性发作还是氧中毒。氧中毒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恶心,面颊肌颤动,口唇麻木,经停止吸氧后症状即可缓解。本组病人均采用间歇吸氧,无1例氧中毒发生。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可适当约束,禁忌强压四肢,以防骨折。
4.4 减压中的护理 减压过程中,贮于肺及体腔内的压缩空气可随舱内压力降低而膨胀,若屏气可使肺内压急剧增高,当肺内外压力差大于10kPa,即可使肺组织撕裂造成严重肺气压伤;若引流管堵塞,气体排出不畅,空气膨胀可造成软组织压迫损伤。减压前通知舱内人员做好减压准备,指导病人正常呼吸,不要屏气,并将病人各种引流管开放(如胃管、导尿管等)。同时,因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通知病人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为防止减压过程中颅内压出现“反跳”现象,减压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减压速度要慢,必要时给予脱水剂或皮质激素。
5 讨论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病人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和组织氧含量及氧贮备,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氧弥散半径,从而可迅速改善病灶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在高压氧下椎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多,使大脑获得充足的氧供应及血液供应,加速损伤的修复,改善网状结构的功能,利于病人意识恢复和清醒。本组32例脑血管病人经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94%,无高压氧治疗所致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启德,张昆荣.高压氧治疗473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2;9(2):123
2.李孝锦.针刺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针灸临床杂志,2002;18(4):17~18
3.朱双罗,刘敏.高压氧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记忆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10~12
4.关永家.高气压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64~268
5.高春锦.实用高压氧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9~140
6.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7.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383
8.赶春亭,赵子文.临床血液流变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19
9.梁路光,昌遐龄,赵大源,等.磁场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5;18:22~23
10.刘金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与重症救护.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5~4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室消防安全隐患与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20 甘露醇输注速度与损伤性静脉炎间的关系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