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 |
|
47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 妊娠 心脏病 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严重合并症。 由于妊娠和分娩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医学界主张对心脏病孕妇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因临床实践证明,剖官产手术时间短,可减轻孕妇因长时间子宫收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心脏负担。因此,加强心脏病孕妇的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降低临产妇的死亡率[1]。
1 临床资料2002年元月~2005年元月,我院共收妊娠合并心脏病55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妊高症心脏病24例,心肌炎5例,各种心律失常5例,贫血性心脏病8例。除8例为自然分娩,其余均为择期剖宫产,术后恢复良好,母婴健康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安慰 热情接待产妇,介绍经管医师及责任护理,护士要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妇说明用药的目的,教会她们配合方法,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1.2 饮食指导 向孕妇及家属解释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正确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水钠潴留,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
2.1.3 加强母胎监测 指导孕妇自我监测,正确数胎动,每天3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同时进行胎心监护并给予氧气吸入等。每2小时听胎心率,及时了解胎儿情况。
2.1.4 术前准备 术前备皮、备血、备置导尿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监护 术后根据麻醉和心功能情况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并定时观察切口、宫底、宫缩、恶露等产科情况,根据心功能予以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补液量,尤其要加强术后第1个24小时的观察和护理,以防心衰的发生。
2.2.2 预防产后出血 术后24小时腹部放置1Kg砂袋或用腹带以防腹压骤减而诱发心力衰竭。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子宫收缩情况,若子宫收缩不佳,可遵医嘱应用缩宫素。禁用素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而致心力衰竭。若发生产后出血,应予输血、输液,并严格控制输血、输液速度。
2.2.3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影响产妇休息睡眠,易诱发心力衰竭,术后常规应用镇痛泵,以保证产妇充足睡眠。
2.2.4 控制感染 感染易诱发心力衰竭,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并密切观察产妇体温、腹部切口情况及恶露的色、量及性状等,留置导尿者每天冲洗会阴2次,以保证会阴清洁、舒适。若有感染现象及时向医师报告,以有效控制感染。
2.2.5 术后指导 术后6小时协助翻身,并进流质饮食,肛门排气的进半流质饮食。术后加强保暖,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受凉、感冒。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护,预防交叉感染。保持安静,为产妇提供充足睡眠时间。心功能1、2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心功能3级或以上者均以中药素芽和芒硝回奶,同时服用小剂量的维生素B6,指导家属合理人工喂养。
2.2.6 出院宣教 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让患者进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防止着凉,并告知产妇随时注意自觉症状,必要时,随时来诊。出院后不宜照看孩子,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由于我院注重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并根据各类心脏病特点[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介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