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
|
相关学科的医师,依据化验、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肝、肾功能,纠正贫血、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1.5 合理使用抗生素 腹股沟疝除非嵌顿或绞窄,临床上为清洁手术,一般不主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针对老年人主要脏器功能处于退化状态,或并存多种基础疾病,组织损伤后愈合较慢,局部或全身感染的机会相对多等生理特点,现多主张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同时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必然影响药物的代谢,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防止产生拮抗或增加毒性,尽可能选用对全身毒副作用小、代谢快、疗效肯定的敏感抗生素,剂量应为成人常量的1/2至2/3。
2.1.6 重视心理因素 老年病人术前恐惧、紧张、烦躁等心理负担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老年病人要有耐心,仔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包括对手术和麻醉方式的选择,取得病人配合,消除对手术、麻醉、疼痛的恐惧感以及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同时,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注意并妥善处理好每一个细小环节,去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临床经验证明,合理而周密的术前准备是保障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2.2 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术中管理 虽然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中仍应采取各种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腹股沟疝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三种,现阶段多提倡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方式以硬脊膜外麻醉为主,也有采用局麻或全麻的。无论何种手术和麻醉,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心理以及经济等具体情况,在与麻醉和相关科室医师及患者和家属协商后,采取相应的方式,加强术中管理。术中严密监测各主要脏器功能,加强多学科密切协作。持续的术中监测包括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糖甚至电解质等的监测,在老年患者都是必要的,对于及时发现术中特殊情况,处理原有基础疾病,以及对于术后监测、护理及预防并发证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外科医师娴熟快捷的操作技术,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同样十分必要,更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3 不容忽视的术后处理
2.3.1 重视术后处理 包括麻醉的恢复,术后监测护理,并存疾病的处理以及并发证的预防等。对于疝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妥善的术后处理,尤为重要。一般在恢复室完全清醒,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后,返回病房或转入ICU病房,根据病情,继续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1~2天,并对原有基础疾病继续监测和及时处理;
2.3.2 加强护理,适当下床活动,积极预防各种由于卧床引起的并发证。对于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心理护理,做到耐心、细致,防止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便秘、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意外伤害等的发生;
2.3.3 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直至完全康复。
总之,社会老龄人口的日趋增多,外科医师必将面临更多的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是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通过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探讨,对于正确认识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证,提高治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晚期癌瘤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输注营养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