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患者日趋增多。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由于老年人主要脏器功能随年龄增大而减退,或并存多种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增大,病情复杂。因此,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手术成败及预后至关重要。现就我院近年来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
1 充分认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包含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处理,对于老年患者,它更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选择,术中监测与处理,特殊情况的处理,术后监测、护理及并发证的预防和处理等等。虽然,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手术、麻醉、监测手段的相应提高,使老年患者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治愈率逐年提高,但由于老年人常并存心、肺、肝、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和前列腺肥大,糖尿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多种疾病,以及对手术、麻醉和疼痛的恐惧感,使得围手术期处理尤为重要。因此,外科医师除应认识到外科疾病与并存疾病的关系,手术对并存疾病的影响,以及并存疾病在围手术期对外科疾病的影响。更应认识到年龄增大是影响手术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在高龄患者发生应激反应时,自身调节能力的下降,多脏器功能负荷的增加,感染机会的增大以及并存基础疾病的加重等诸多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预后。外科医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更要充分认识到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否则,就会出现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的结局。
2 积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和正确处理并存疾病,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措施
2.1 充分的术前准备 高度重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前准备,妥善处理并存疾病。术前应行全面化验、检查,根据结果请相关学科如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以及内分泌科,普内科甚至老年病科等多科医师会诊、治疗。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术前对并存疾病的多学科密切协作已被外科医师普遍认可,甚至花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手术治疗。
2.1.1 并存高血压病和冠心病 首先应将血压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老年患者往往高血压病史较长,治疗缺乏规范性、系统性。术前应常规请心内科、麻醉科医师会诊,了解患者平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并行动态血压监测,调整血压至理想范围,以不超过160/90mmHg为适,降压药物可服至术日清晨,并适当给予镇静剂。由于各种原因,术前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应延期手术。急诊情况下,如腹股沟疝嵌顿而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则应权衡高血压与延迟手术可能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利弊关系,必要时可在严密监测下,静脉应用降压药和麻醉药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对并存冠心病的患者,运用先进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对病情作出判断,对麻醉和手术风险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去除各种诱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积极改善心功能,预防术中、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发生。
2.1.2 并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不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更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主要诱因和复发因素。因此,对并存COPD的老年病人,应常规行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速以及动脉血气测定等,根据检测结果,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药、雾化吸入,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体位引流排痰,合理的氧疗等,改善术前低氧血症和患者肺的通气功能。术前全面的肺功能预测,对降低手术风险和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证(PPC),具有重要的意义。
2.1.3 并存糖尿病 腹股沟疝手术虽然不会因血糖升高直接导致生命危险,但并存DM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在手术创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可使重要器官的受累程度加重,增大感染机会,影响手术预后,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因此,对于并存DM的老年患者,其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是调整高血糖及代谢紊乱。术前控制空腹血糖在“理想范围”即6.1~10.0mmol/L,尿糖(±)~(+),无酮症及酸中毒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腹股沟疝手术一般不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术前血糖已用口服降糖药或长效胰岛素控制较好的,不必改用RI皮下注射。
2.1.4 并存其它疾病 同样的,对并存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前列腺肥大、便秘等的老年病人均应积极联系[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晚期癌瘤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输注营养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