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治疗宫颈癌的术后护理 |
|
在化疗后2周可达到峰值,以后逐渐回升,用一般升白细胞药物即可,复方阿胶浆有明显的疗效。现在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F)亦显效,但因介入治疗骨髓抑制情况较静脉化疗轻,一般情况下不需应用。如出现骨髓抑制易发生感染,为预防感染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谢绝或减少探陪。病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2次,每次1h。用1:200快威消毒液擦洗地面、门窗及病人用物,每日1次。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口腔、会阴、肛门部皮肤的清洁,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
3 结果
经过术后积极的护理,病人除了出现低热、恶心、呕吐、外阴轻度水肿外,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病人术后回病房后协助病人平卧、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平卧24h后离床活动。术侧股动脉穿刺处经加压包扎,砂袋压迫6h后,未发生出血、血肿。由于介入治疗只是局部穿刺,虽然采用局麻,但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疼痛轻微,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局部药物浓度高,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强,毒副作用小,化疗常见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轻,减轻病人痛苦,虽然介入治疗采用动脉插管并卧床,下肢制动,易发生动脉栓塞,但经过细心护理,加强观察下肢血循环情况,可减少或避免动脉栓塞的发生率。
4 讨论 介入治疗开拓了宫颈癌治疗的新领域,同时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深入理解介入治疗的方法,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减轻病人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的27例宫颈癌病人采用介入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介入治疗宫颈癌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在我院开展也只有两年多时间,有的护理问题尚未体现出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发现,国内外文献及本文报导均证明介入治疗是微创、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素质四议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病人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