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
|
院的病例以克服悲观抑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5 适当给予治疗性接触 当患者不适时,护士给予关心体贴,轻轻按一下额头,活动一下肢体,使患者感到亲切,得到安慰。
3 讨论 冠心病由于心肌缺血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急、乏力等症状及手术刺激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5]。 这些不良的心理刺激均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使血管持续收缩;同时,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使心外膜血管对缩血管因素的敏感性升高,致冠脉缺血,交感神经兴奋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性增加,抗凝血酶水平下降,从而激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凝血等。以上诸多因素可促使患者发生急性事件,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在强调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及保证良好预后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6]。护理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充满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能让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和希望感。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学干预,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减少了因情绪变化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控制了患者的应激性情绪,克服了患者消极的心理反应,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起到药物无可取代的作用。使患者平稳、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获得令人满意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佟丽芳,滕立霞,刘仲梅.SARS及疑似SARS病人的心理干预.吉林医学,2004;25(1):38
2.陈灏珠.内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74
3.周桃梅,黄明珍.心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1)44~45
4.黄丽,杨廷忠.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2
5.许绵绵,戴若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教育康复调查分析.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4):254
6.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42~4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在小儿硬膜外穿刺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舒适护理在肿瘤内科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