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溃疡愈合的措施之一。
1 心理护理 目前仍认为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对本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有关知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有规律地生活,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2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消化性溃疡常见而主要的症状,常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冬春季好发而夏秋季则症状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而胃溃疡为:进食—疼痛—缓解。多数溃疡病患者能叙述其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的发作病史。消化性溃疡的疼痛性质随着病变的轻重和患者耐受程度不同而异可以表现为胀痛、钝痛、刺痛、锥样痛、饥饿痛、烧灼痛等。如果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应该仔细检查腹部情况,如果有压痛,反跳痛并有腹肌紧张及肝浊音界消失,则考虑穿孔的可能性。如疼痛节律性消失,应注意是否发生癌变,若疼痛消失且伴有黑便,应考虑有上消化道出血。
3 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 虽然目前已有较多种治疗溃疡的药物,但饮食疗法仍然是溃疡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治疗,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食欲较好,且常有饥饿感,因此应注意饮食调节。饮食疗法的原则是:饮食中营养必须丰富,以便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因时照顾胃病,不使胃负担过重,且要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减少胃蠕动,所谓“溃疡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低脂,低糖,少渣的原则,在溃疡活动期短期可采用少食多餐,既不使胃负担过重,又可使胃中经常有适量的食物,以中和胃酸,除一日三餐外,还可增加三次点心,米汤,豆浆,牛奶,稀饭,馒头面条等,但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和辛辣食物。
4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常伴有少量出血,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如果出血量大于60ML,则产生黑便,即为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消化性溃疡总数的3.4%左右,十二指肠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失血后的临床症状与失血程度及速度有关,若出血量在500ML以上,且失血又较快时,患者可有心悸,眩晕,烦躁不安,肤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频数及血压降低等征象,随着出血量增加,症状更加显著,可以引起出血性休克。因此护理人员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安慰患者,安定情绪,解除恐惧心理,嘱其静卧休息注意保暖,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呕血及黑便的性质和量,并准确作好记录,定时测脉搏,血压,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抽血查血型,备血,若患者烦躁,可用镇静剂。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时,应及时配合医师作好手术准备。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多发性管状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肺癌病人的临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