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认知需求调查 |
|
初中 中专 高中 大专以上 干部 工人 职员 农民 其他
<30 230(67) 441(61.4) 364(51.9) 189(62.6) 201(43.1) 164(25) 669(71.7) 250(45.2) 57(50) 94(35.5)
30~39 88(29) 189(26.7) 239(34) 63(21) 169(36.3) 272(41.5) 214(23) 164(23) 57(50) 84(31.5)
≥40 25(8.2) 76(10.5) 101(14.3) 49(16.3) 96(20.6) 219(33.5) 50(5.4) 139(19) 0 83(31)
合计 343 706 704 301 466 655 933 553 114 265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显示,深圳市东部地区人群健康行为正确率较高的是每日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与深圳东部地区欠发达及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人们在无污染、无压力、无噪音天然氧吧中相对睡眠质量较高。每日饮水达2000毫升以上的73%,说明人们已经认知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被调查者中77%需要健康指导,说明我市东部地区人口对部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引起了关注。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正确、急需的。但患病选择正规医院只占被调查者中64.5%,说明还有部分居民有不良就医行为。对正确的选择就医途径和医疗过程安全保障持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反应出正规医院医疗服务方面有35.5%被调查者患病时不选择、不认同,应通过各方面努力,加强自身综合实力,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放心满意,使许多正处于疾病早期的病人在最佳时机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和指导。调查结果还显示,部分居民有不良健康行为,零点后就寝43%,常吃腌制食品39%,嗜烟22.5%,从不参加身体锻炼28.5%,每日睡眠不足6小时22%,以肉食为主22%,嗜酒16.5%。这些不良健康行为易导致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慢性病的发生,是公认的损害身体的生活方式。部分人群对良好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认识和了解不足,且未引起高度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让部分人群从思想意识上、健康行为上认识健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3.2 健康知识认知调查显示,居民对健康知识内容的不同,认知的正确率也不同。对吸烟的危害认知正确率最高,饮酒的危害认知正确率次之,对肿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因认知正确率最低,对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知晓率最高。在宣教工作中应把这些常见及多发病的病因做为重点宣传工作让人们认知。让居民认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而这些疾病大多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健康行为密切相关[2]。
3.3 健康知识需求显示,被调查者健康行为、是否需要健康知识、知识内容、文化程度、从事职业是主要因素,干部、职员文化程度高健康知识需求也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相对经济水平越高[3]。接触的人员层次高、面积广,卫生知识信息来源的渠道就越广,其认知领悟能力就越高,需要获得健康知识需求也越强烈,对自身健康也比较重视。而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事的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经济条件有限,卫生信息来源局限,所以只能寻求温饱而忽视自身健康,需要获得健康知识需求也较低,他们更关注得病后的治疗,因此这部分人的不良健康行为更需要正确指导。做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社会、对职业的责任感。并掌握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价,才能做好人们的健康教育工作[4]。
4 小结
4.1 “预防为主”是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解决疾病的问题,最廉价有效的方法是预防[5]。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实,45%的疾病和60%的死因与不良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60%以上都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达到预防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