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应用 |
|
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索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知识测试。结果:实施教育后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儿童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病,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全球性哮喘防治建议(GINA)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保证患儿能参加正常活动的目的。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加强哮喘儿童的管理,我们对本院住院治疗的26例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实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对象 对象选择是2001年1月~2005年6月住院的26例哮喘患儿及父母,其中母亲18例,父亲8例,高中学历16例,大专以上学历10例。所有接受指导的父母均无听力缺陷。哮喘儿童年龄3~12岁,其中男14例,女12例,诊断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2]。
2 方法 设计知识水平测试问卷,内容为健康教育内容。设计选择题50题,每题2分,得分≥80为优良,得分<80≥60为合格,得分<60为不合格。问卷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测试,运用统计方法将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3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见表。
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内容 n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n % n % n %
教育前 26 1 3.8 7 27 18 69.2
教育后 26 12 46.2 13 50 1 3.8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有关哮喘与精神行为及心理因素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哮喘儿童的气质类型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哮喘儿童的气质要比正常儿童消极,所以针对哮喘儿童气质特点,为儿童创造“调适良好”的周围环境,培养良好的个性,纠正各种不良行为,控制疾病发作,达到综合防治哮喘的目的。
4.2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家长座谈会,宣传哮喘的防治知识。
4.2.1 指导家长为患儿提供适宜居住环境及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室内避免放置花、鸟、羽毛等易引起过敏的物质。
4.2.2 指导家长正确判断患儿是否有气喘,有利于患儿在哮喘发作时能及时得到诊治,也利于医务人员掌握患儿病情的整个发展过程,以便能客观地评价患儿哮喘的严重程度。
4.2.3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休息,鼓励患儿参加体格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4.2.4 凡5岁以上的患儿教会家长使用袖珍呼气峰流速(PEF)仪[3],并每日测量PEF2次,晨起和10~12小时后,若用支气管舒张剂,用药前后分别测量一次,如用药后PEF较前提高15%,表示病情好转。
4.3 饮食指导 饮食宜选高蛋白、高钙、低碳水化合物、低盐半流质或软饭,避免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牛奶、蛋、鱼、虾等。
4.4 用药指导 指患儿及家长遵医嘱按时用药,并详细指导使用平喘药气雾剂的操作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教会患儿深吸气,使药物能到达肺的深部,以发挥最大药效。
5 小结 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个人或集体改变卫生观察,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过程[4]。根据情况分析,对于哮喘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行为宜越早越好。由于家长对于哮喘认识的偏差,对哮喘的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哮喘有关知识宣传的力度,减少哮喘对儿童[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从1215份临时输液患者满意度调查谈急诊护理工作改进措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