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体性钩吻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
|
群体性钩吻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钩吻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提高钩吻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严密组织与安排,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毒物继续吸收,密切观察病情和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诊断明确,组织人员、物力迅速,合理分工,及早治疗和细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群体 钩吻中毒 抢救 护理
钩吻(大茶根)为马钱科植物,其根叶或全草有毒。由于民间流传钩吻有清热、除湿、活筋强体的作用,有不少人尤其是生活在乡镇或农村的村民总会在春夏之季节,根据所谓的祖传秘方,用钩吻煲猪蹄做汤饮。因而饮食钩吻汤中毒的事件常有发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并掌握钩吻中毒的原理和急救措施,将钩吻中毒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今年5月2日我科成功抢救一起14例群体性钩吻中毒病人,现将有关抢救及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例病人中,男7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1例出现症状较早,由于家属麻痹大意延误抢救时间,病人1小时后在家死亡。其他服用者相继出现头晕、乏力、呕吐,视物模糊,家人求救120出诊。15例病人出现症状时间(除死亡一例)都有一定差异,即2小时、3小时、4小时不等。其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乏力、心悸、视物模糊,有一女病人曾一度出现意识障碍。有2例病人症状严重并有心前区不适心律120次/分。出现相同症状的15人都有服用猪蹄钩吻汤(约300ml)的病史。经防疫部门检查抽验,确诊为钩吻中毒,排除其他食物中毒可能。
1.2 方法 我科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和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治疗以迅速减少毒物吸收,加速毒素的排泄为原则。给氧,监测心率、呼吸节率的变化,纠正水电解质、护肝、营养心肌,心电图监护、气血分析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2 结果 14例患者全部治愈,2天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迅速组织与安排赢得抢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前提
3.1.1 人员的调动以及患者的安置 接到抢救任务后立即调动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到位,准备好床位和各种抢救物品(包括呼吸机)。3.1.2 实行接诊、治疗一条龙服务 接诊护士包括安排床位、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登记,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落实全部治疗及病情观察,并安排巡视班负责调节输液滴速、换瓶,明确护士各自的职责,做到忙而不乱。
3.2 积极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是抢救的保证
3.2.1 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吸氧、改善缺氧状况,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做好血气分析检查、心电监护。用1:2000高锰酸钾洗胃或口服催吐,以33%硫酸镁导泻。
3.2.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呼吸、脉搏、心跳节律。重点防治呼吸麻痹、心律紊乱。心律紊乱导致心力衰竭,呼吸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死亡是钩吻中毒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2.3 心理护理 由于事件发生突然,患者多无心理准备,往往情绪比较激动、烦躁、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护士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充分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稳定病人情绪。在急救过程中要表现得镇静从容,动作轻巧。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好有关的健康宣教,教育病人出院后要向身边的朋支、亲戚讲述有关钩吻中毒的危险性,慎用民间所谓的祖传秘方,如吃鱼胆化痰、钩吻强身健体等,杜绝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并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在家急救的基本知识。
4 小结 钩吻中毒有误服,也有煲汤服用,在广东流传钩吻煲猪蹄服后可强身健体、消暑去湿之说,故每年都有一家人或几户人(主要是中老年人)一起饮用的特点。其中毒来势凶猛,死亡率较高,特别在基层医院接触这种中毒事件较多,因此基层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钩吻中毒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急救技术,对于接诊做到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多人中毒的突发事件中,不仅要做到早诊断,更应早治疗,防止由于延误抢救时间而造成人员的伤亡。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内手术垫片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牙病治疗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