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例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观察护理 |
|
32例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观察护理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病情观察 护理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肝硬化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出血性胃炎等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专科知识,了解疾病病因、诊断、临床表现,还要掌握病情观察,病程发展规律及系统的护理措施。通过医护密切配合,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绝大部分病例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我通过参与32例病人的治疗护理,有深刻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2年至2005年,我科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肝硬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性胃炎等病人共32例。经住院治疗,最后放弃治疗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5例。其余均经内科治疗,治愈出院。出血治愈指标:病情稳定,患者无自觉症状,大便潜血阴性。平均住院7天。
2 临床表现 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病史,或肝硬化病史,或服食非缁体类药物,如感冒类药、解热镇痛药等,导致急性溃疡并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患者均有排黑便、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或有呕咖啡色或暗红胃内容物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胸闷、乏力、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加快、甚至神志异常、昏迷等。实验室报告血红蛋8g/dI以下。
3 病情观察 护士通过观察病情,给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同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3.1 大出血前先兆
3.1.1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大多数人出血前有过度劳累,饮食不当史,出血前数天上腹痛加剧,对碱性药物止痛效果不佳,表现头晕、心悸、出汗、烦躁,一些老年患者可表现神志模糊,乱语、继而大出血。
3.1.2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由于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粗糙食物的机械摩擦或胆汁返流刺激,使曲张的静脉受损破裂出血。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可致门脉压力骤升导致出血。呕吐前表现,上腹饱胀感,胸闷、全身乏力等。
3.2 估计失血量 可根据呕吐,排便次数、量、性质来估计,也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如脉搏100次/分以上,出血量可达500~1000毫升;脉搏明显加快,口渴、出冷汗,尿少,晕厥,收缩压90mmHg以下,出血量估计1000毫升以上。脉搏细弱、无力、四肢厥冷,尿少或无尿,收缩压70mmHg以下,表情淡薄,甚至昏迷,此时出血估计达2000毫升以上。
3.3 有可能继续出血的观察 要点:病人突然神志模糊,意识丧失;反复呕吐便血,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促,口渴、尿少,通过积极抗休克处理,病情无改善,应考虑出血未止,此时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4 护理措施
4.1 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去枕平卧头侧位,吸氧、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在病人出血时应守护在旁,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惧及紧张心理。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时,动作应敏捷,操作熟练,处理迅速。对稳定病人情绪,控制出血有良好作用。
4.2 迅速建立多条有效的静脉通道,应选用大号针头,以便于快速输液、输血。可选用“Y”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同时输入多组液体的功能。作输血前配血准备。在未输血前,可选用右旋糖酐或代血浆等输入,迅速补充血容量。尽量输入新鲜血液。输血输液早期要快,后期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适当调节速度,防止输液过快过多透发急性肺水肿。
4.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出血情况,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观察用药效果,患者烦躁不安时,按医嘱给予安定等镇静药。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出血量以及其他监测结果。
4.4 及时准确执行各种治疗,确保治疗措施落实。如止血药,制酸护胃药,补充血容量输血,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抗休克治疗等。如使用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按三腔管护理。
4.5 饮食护理 剧烈呕吐者应禁食。出血停止24小时后,按医嘱给予冷流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在出血停止48小时后根据医嘱给予进食冷流质,进食应按小食多餐为原则,以后续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
4.6 对病人实行整体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顾虑,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健康宣教,耐心解释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的意义,是防止用力引起再出血和防止体[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眼外伤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