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活率显著提高,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1],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般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医院经过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恢复期大都要回到家中休养,所以家属要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在精心照护患者的同时,制定出康复计划,指导患者恢复性锻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或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心理康复 1.1   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多数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思维方式或认识功能的障碍,情绪控制能力减弱,如忧伤、悲观失望、苦闷等情绪,对生活丧失信心。 1.2   心理康复措施   稳定患者情绪,建立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对悲观绝望的患者,不但主动帮助料理日常生活,还要经常与其沟通交流,时时处处关心他们,使他们心情舒畅;同时,要保持家庭居室安静、整洁,采光明亮、充足,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和环境。 2   合理饮食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饮食易清淡多样,一般给予  “三低”、“  三高”饮食,即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禁食烟酒和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七八分饱即可。可适当饮用红葡萄酒以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多食新鲜的奶类、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坚果类,定期足量饮水,少食辛辣等刺激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谈论一些不愉快的话题,以增加食欲帮助消化,防止心理厌食的产生。 3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烦恼问题,它不仅痛苦而且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用力排便更加重病情。 3.1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起正常的大便功能,最适宜的排便时间是在每日早餐后,因为餐后是胃肠道活动最活跃、最刺激、最敏感的时间,长此以往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2   调节饮食   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海洋植物等,每日l~2支香蕉,每日晨起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内加5ml左右的蜂蜜,既可起到润滑肠道作用,又可冲淡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 3.3   保证液体的充足   足够的液体补充可以保证粪便的含水量,防止粪便干结造成排便困难。 3.4   科学应用缓泻剂   如应用增加肠蠕动的番泻叶,开塞露肛注或用肥皂削成枣核状塞入肛门,无效时也可用戴指套的食指外抠或用温肥皂水灌肠,防止大便用力过度再次引发脑卒中。 4   防止压疮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多有一侧肢体瘫痪,应定时翻身和变换体位,一般q2h翻身一次,并轻轻按摩受压部位或用30%的酒精或活血散类药物轻洗轻揉红肿部位,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而出现压疮。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和预防静脉炎。按摩时要轻揉缓慢进行,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法,如软瘫的病人按摩手法宜深重,而痉挛性瘫痪的病人则宜轻柔,以降低或促进中枢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 5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对脑血管偏瘫恢复期病人尤为重要。 5.1   床上训练 5.1.1   翻身动作训练,强调肩的前伸及骨盆旋转。 5.1.2   训练肩关节及下肢的控制能力,注意保持足背屈外翻。 5.1.3   坐起和移动训练  早期病人先用双髋向两侧摆动,以带动躯干向左右移动,转动躯干时可用健侧的手握住患侧的手随躯干配合头的转动并翻身。也可在病人的床头上方安装一吊杠,以训练臂力或协助病人进行床上移动,教会病人运用健侧上下肢带动患肢床上活动,如上肢抬举、双手抓握、下肢内收、外展、屈伸、翻身等,先用健侧上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脑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
    114例脑卒中患者ADL改善情况的初步分析
    最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
    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与站
    脑卒中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康复疗效及其相
    重度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下肢支具治疗
    美国心脏病协会脑卒中后果评价方法及其
    滋补肝肾化浊行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早期饮食训练的
    社区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