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1例韦格氏肉芽肿的护理体会


           1例韦格氏肉芽肿的护理体会      韦格氏肉芽肿(wegener)是以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和广泛小血管炎为基本特征,是以感染、环境、及细胞免疫介入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呼吸道、肾脏、皮肤等脏器的多系统疾病,以侵犯小静脉、小动脉,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甚至侵犯鼻窦和眼睛。它的发病率为每年0.4万/10万人,见于各年龄组,30~50岁为高峰。如不进行治疗,(wegener)1年死亡率为83%,2年死亡率可达90%。联合治疗可使(wegener)5年死亡率降为28%。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及时护理对本病的发展和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1例韦格氏肉芽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咳嗽、胸闷、气促加剧1周于2005年7月1日来我院内科就诊。神智清委靡,查体体温37.5摄氏度,脉搏11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0/75毫米汞柱,听诊两肺底满布湿罗音尤以右下肺为多,口腔上腭大片溃疡,右耳失聪,鼻窦处凹陷,眼角膜溃疡,眼疵较多且伴有视力障碍。血常规检查WBC11400个/立方毫米,胸片显示“右下肺大片阴影”,胸腔B超显示“双侧胸腔中大量积液”,追问病史患者于去年8月因“鼻窦炎”曾手术过,术后“鼻塞、流涕”的症状反而加重,右耳听力也开始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此2月前已在其他医院治疗过,未见好转而来我院就治。入我院的第2周查出血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NACA)阳性,并结合“口腔溃疡、肺部感染、鼻窦塌陷”等临床症状,诊断为韦格氏(wegener)肉芽肿。经过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相结合治疗和采取一系列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病情稳定于7月26日出院回家休养。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取半卧位并保证低流量氧气吸入。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设专人护理并建立护理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变化以便及时通知医生。 2.2   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时由于眼角膜溃疡引起视力下降,口腔溃疡,言语和自行活动困难等原因,存在恐惧紧张心理,认为自己治愈渺茫。在病人入院后主动热情,态度和蔼,对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加强心理疏导,用爱心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注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做到解释在前,操作在后,让病人感到得到关心和重视。 2.3   预防感染   病人抵抗力下降,加之治疗上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易造成全身感染。因此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房,室温24度左右,病室内紫外线消毒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并用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及擦洗物品。平时限制探视人员,减少医院感染机率。同时保持床单及被褥干燥、柔软,定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2.4   黏膜护理 2.4.1   鼻腔护理   疾病导致鼻腔黏膜出现糜烂、结痂而影响呼吸,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再用消毒石腊油软化鼻痂,后用无菌镊子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4.2   眼部护理   疾病引起角膜溃疡。护士应按时使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药水及睡前涂金霉素眼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用眼药水和眼药膏避免污染,特别在滴眼时避免眼药水瓶口接触睫毛,及时清除内外眼角的分泌物,必要时用湿润的无菌盐水纱布覆盖双眼。 2.4.3   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做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嘱病人坚持饭后用2~4%硼酸溶液漱口。锡类散喷洒口腔糜烂的溃疡,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2.5   饮食护理   病人因口腔黏膜糜烂疼痛,不愿不便进食。在做好健康宣教同时,为病人准备吸管,从小量流质开始逐渐增加。嘱病人尽量多进食,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饮食可由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逐渐过渡。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类、肉类、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口服药物也可以加水化开后用吸管吸食。另外在病人进食困难时可根据病情遵医嘱输注血浆蛋白和脂肪乳剂,以提高病人整体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严重低血钾致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桡骨小头半脱位91例诊治体会
    1例疤痕性马蹄足行带蒂皮瓣转移植皮术
    21例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处理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妊娠肾病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女性急性盆腔腹膜炎31例诊治体会
    2 071例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
    低钾性缓慢性心律失常11例报道
    恙虫病231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