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病人在健康宣教中的互动 |
|
肺结核病人在健康宣教中的互动
摘要 为提高肺结核病人健康宣教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在健康宣教中改变了原来习惯采取的宣教模式,变统一的健康教育计划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个案,变填鸭式指导与互动相结合,变被动接收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结果使不同需求的病人在健康宣传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是结核病人控制工作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一项社会效益极大的系统工程[1]。做好健康教育对患者了解疾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实施更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病人的康复,是我们目前探讨的热点。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对护士的要求 健康教育是建立在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肺结核病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多数病人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恐惧情绪。护士要学会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时机和教育内容;要学会尊重和体贴病人,要真诚对待病人,对病人的康复要有责任感,要不断转变观念,把原来的模式化健康教育计划分解成富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个案,变原来的填鸭式灌输为现在的病人主动参与。
2 健康宣教模式的探讨 多年来,我们采用了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即:不管是初发的,还是复发的;不管是文化层次高的,还是文化层次低的;也不管是年轻的或是年老的,有否特殊的心理需求。我们一律套用模式化的“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采用填鸭式的指导方式,让病人被动地接受我们灌输的有关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尽管我们的责任护士费神,又费口舌,反复又努力,可当护士长或院部质控小组的成员作临床考评时,病人对相关知识掌握的就是不太理想。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认为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太适应肺结核病人对健康宣教知识需求。有必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首先由护士对住院的每一位肺结核病人进行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评估,然后由病人对自己健康知识的需求进行自我评估,最后,由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知识的薄弱点及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宣教。这样,实用性更强,病人就会乐意作好配合工作,也会高效地把护士指导的内容变为自己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结核病的治愈率。
3 护士对病人健康需求的评估 结核病人往往因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负性的或消极自悲的心理,使思想负担加重。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治疗手段的不同,评估病人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对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常产生绝望、无助、无用等抑郁情感[2]。初发病人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对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范围广些;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产生悲观失望,特别是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的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主要是药物的副作用、检查结果的指导、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4 病人对健康需求的自我评估 健康宣教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同的病程,不同的病人,其年龄、性格、文化、职业、生活方式等不一样,宣教需求也不一致,从我们发放的调查表中发现,住院的肺结核病人他们都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愿望,有的是要求对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药物副作用、出院后健康指导的了解;有的是要求对饮食、活动、医疗费用预算、医保政策等的了解;有的则是要求对治疗、护理方案的了解;更有的则是要求了解当前国内、外肺结核病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有否新的治疗药物诞生等等。因此,健康宣教的方式和内容则必须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5 重视信息反馈,分析健康宣教中的难点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程长,服药时间长,且以年老、文化层次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农村人群居多,随之带来一系列健康宣传工作中的困难[3]。如:健康宣传的知识知而难行,医嘱要求服半年以上的药物,可病人因多方面原因,往往不能坚持做到全程、规律、足量服药,一部分病人忽视结核病的消毒隔离工作,不能正确[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人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