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及对策 |
|
使用方法、养护到简单的故障排除,进行严格的培训,让每一位操作者都能熟练掌握,高频电刀在各种手术中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电损伤的发生,为了杜绝使用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伤害,专门举办了高频电刀使用培训班,制定了高频电刀使用工作流程,规范了操作行为,降低对易造成电灼伤的因素,及时纠正术者在使用高频电刀的违规行为,切实做到安全使用高频电刀。通过三个月的技能重点培训,护士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各项手术配合、各种仪器的使用都能得心应手,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病友和手术医师的好评。
2.2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了解易引起医疗纠纷的护理环节,不要轻视手术护理记录的书写,记录不清楚或一字之差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所以,要求护士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谨慎。手术室和护理部根据我院手术特点和参照其它医院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共同设计了一种集病人查对和术中用品清点为一体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电刀和止血带的使用情况、出入量、引流管的使用和特殊情况、台上用物清点,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签名等,多数为“√”的形式,减少文字的书写。
2.3 加强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行为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语言艺术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因此,组织护士进行现代护士角色教育,使护士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运作方式与技巧,丰富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培养口才能力,利用早会交班的10分钟时间,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如在系固定带时,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病人,系固定带就像坐汽车扎安全带一样,能保证术中安全;术中适当抚摸患儿的额部,轻握病人双手,都是最好的沟通表现。全体护士认识到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能很好地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理纠纷
2.4 加强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各种操作规程是护士必须遵循的。于是,组织护士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查对制度,学习一些报纸或杂志刊登的医疗纠纷事例,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认识到每—个小小的护理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做到接病人时认真核对病人信息,安置手术体位时注意受压部位,使用高频电刀时注意回路板是否牢固,要求清点器械和敷料3次并记录,即手术前、关闭前、缝合皮肤时。只有做到管理严谨,层层把关,就会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认真查对病人的病室、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为了避免在交流过程出现误差。今年护理部把所有的病床头牌信息换成了识别腕带,这样只要查看病人手上的腕带随时都可以获得病人的病室、床号、姓名、诊断等信息。特别是昏迷病人、幼儿尤为重要,严格手术病人三次查对制度,即病人入手术间时查、麻醉开始前查、手术开始前查,确保手术病人准确无误。认真执行于术器械、敷料三对数制度,即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伤口前、关闭体腔伤口后,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一起认真清点,并准确记录打双钩签名,术前中增加用物或减少用物,由台上台下确认并及时记录。两台手术之间由卫生员认真清理手术间,把所有手术间的用物彻底清除,防止差错的发生。巡回护士与麻醉师认真核对术中每一次输血、输液及用药及时签名记录。
2.5 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服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病人满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病人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护,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为此,组织护士学习行为道德规范和文明用语,宣传国际或国内医院(电视、报纸所看到的)护理的新动向,使护士更新思想观念,做到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处处为病人着想,理解手术病人恐惧的不安心情,要经常提醒护士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讨论,请护士谈自己及亲人住院的亲身体会,从内心深处去了解病人需要什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让所有的手术患者从心灵上、感情上得到重视和尊重,才能取得护患之间的最佳合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2.6 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病人的隐私 对于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来说病人身体暴露已经司空见惯,而病人则会觉得难为情,因此护士要尊重病人,不要过早和过度的暴露病人,如发现病人的隐私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取笑病人。手术人员在术中尽量用手势交流,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达到尊重病人的目的。
总之,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记录中存在相关法律性问题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