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
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向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当患者一进入医院,医务人员应主动、热情、善良、周到地接待患者,表现出主人的亲切与善良。通过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使整体护理工作更加深化和完善,打造出一流的品牌和流程。
1 人性化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影响极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必须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我们的语言,行为、环境对护理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病人的需求,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士工作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
2 在人性化服务过程中要主次分明 既体现护理工作的条理性又体现护士工作的科学态度和责任。缩短工作完成时间,将经常性的护理工作合理安排,使工作忙而不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不仅包括身体障碍,而且也包括精神障碍,我们首先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对病人的需求要有预见性。当见到患者要仔细地看,看患者的全身状态,尤其是面部表情和行为姿势,不仅可以了解病情,也可以了解病人的不适部位和心理状态。认真地听,在了解病情的同时应注意听病人说话的内容、语气、语音、语调,从中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护士对病人的需求应有预见性,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预见病人的需求,依靠察言观色来预见病人的需要,护士应洞察病人的“心身”需求,揣测到他们需要什么从而及时准确地实施全方位护理。这比病人先提出需要,然后再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能融洽护患关系,加深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获得护理过程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病人的“心身”变化,准确地预见每一位患者的需要,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机灵的头脑,敏锐的眼力,精确的判断力,随机应变,才能做到对病人需要的预见性。
病人认为人道主义的护理行为(如善良、周到、尊重病人)具有最强的关怀性,满足基本需要的技术护理行为次之,而某些以管理者的要求和医院规章制度为准则行为较少具有关怀性。从病人角度出发,体现病人的独立性,给病人以尊重的护理行为,能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关怀。人性化服务也就是对病人关心,关爱、关怀照顾等是护理核心与中心任务。有效的人性化服务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病人在整体护理工作中感受到人性化服务越深,其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3 我国目前普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要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护士必须注重对病人的人性化服务,而表达有效的人性化服务的前提是护士必须首先了解病人认为哪些护理行为对其传达着人性化服务,最具有人性化护理行为最要的是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包括善良、周到、尊重病人等行为)。护士的价值在病人的需要之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在病人的痛苦、惶惑中,在病人家属的焦虑,忐忑中,深深感到病人需要人性化服务,我们一方面给病人治疗,一方面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并以各种方式表达护士对病人的深切同情,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病人痊愈了,望着亲手护理过的患者,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我为我能给他人带来幸福而自豪。只要这世界上有痛苦,有呻吟,就有护士的存在,护士的工作价值莫非就在这需要之中,人生的价值莫非就在他人的需要之中,人性化服务就体现在病人的需要之中。
4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医院医疗任务的完成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人性化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和技术素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给予临床护理人员一个新的启示,即不仅有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掌握患者的需求,做到位、说到位、管到位、质量到位、满意到位。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接触病人,言谈举止中都在把自己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
|
|
|
|
|
|
|